建筑节能不断的中国化(图文)
互联网 10-03-26 阅读数:
据了解,10个月后,PatrickChou搬进这栋采用了墙体保温、地源热泵、雨水回收等多项建筑节能科技的新家,他发现夏天室内不开空调竟然比室外低了8摄氏度,每个月的电费也比过去少了一半—尽管这与巨额的改造费用相比微不足道,但超越普通住宅的舒适性让房屋的主人感到满意。
这栋“趋零能耗”的别墅项目无疑是中国建筑(601668,股吧)节能市场中近乎**的商业案例:它集合了多种尖端的节能科技,能耗趋近于零,业主自身对节能减排具有极高的认同度,**重要的是,其愿意且能够为此支付500万元。
显然,这一案例若得到大规模复制,其中蕴藏的商业机会难以估量。事实上,中国正是全球建筑总量**大的国家,且还在以每年20亿平方米的速度增长。其中,95%以上都是高耗能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的发达国家高2倍)。2009年住建部预测,对全国现有房屋进行节能改造,蕴藏着超过2万亿元的商业机会。
从决策者角度看,这也是比昂贵且不稳定的新能源更划算的减排方向。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做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时,一改往年对新能源的强调,指出政府将加大对建筑、交通和工业的节能减排支持力度。这或许基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发布报告。该报告称,这三者正成为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三大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