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钢结构雕凿“水晶鸟巢”
中国青年报 10-03-12 阅读数:
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发扬铁军精神,1000多名钢构人通宵达旦地忘我拼搏在施工一线,连饭菜都送到工地。建设者先后克服了临时支撑体系设计及安装难度大:重型构件多,重型铸钢节点构造复杂:异种高强厚钢板高空全位置焊接多,焊接难度大:安全防护要求高,不可预见因素多,复杂气候影响构件安装精度控制等重重困难,确保了钢结构安装精度及主体结构的一次性成功合龙。
“两天安装一个单元,在52天的时间内,完成原计划6个月完成的安装任务”,这被人们认为是天方夜谭,但经过全体建设者的努力,硬生生变成了现实,创造了令人惊叹“大运速度”。“这些建筑仿佛是从地里长出来似的,而且还长得很快!”德国设计师这么评价感叹大运会工程的建设速度。
“这里实在太漂亮了,太棒了,太**了!”刚刚完成主体育场封顶的大运中心,让近日前来参观的国际大体联副主席克劳德·噶里恩不禁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他竖起了大拇指,连连赞叹:“你们应当为你们所建的工程感到骄傲,我对你们的工程充满信心。我代表国际大体联向你们表示感谢。”
科学管理 雕凿“水晶鸟巢”
作为一项世界级标准的浩大工程,由于大运中心主体育场在国内外首次使用“单层折面空间网格结构”,由此带来的质量、安全、技术标准等要求也是史无前例的。如何做到万无一失,把作品雕凿成精品,融入科学管理是其核心所在。
以质量为例,大运中心主体育场超厚异种高强钢材现场全位置焊接难度极大,**大焊缝厚度达到200毫米,需要三个人同时焊80个小时,使用650公斤焊丝才能完成。如此大的焊接量,相当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焊接量的两倍。
项目部将此作为质量控制重点,采取精选优秀焊工、专家现场指导和搭设**焊接操作架等方法,保证焊缝合格率达到100%。同时注意对制作厂构件生产把关,在球铰支座加固时,同时派出数十名管理人员和**焊工赴厂家直接参与制作。构件焊接经过3次探伤(规范要求是两次)后方可出厂,确保焊接质量万无一失。
除此之外,项目部各负责人员在管理上的严把质量关,也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执行经理曹辉发在质量管理上极其严格;工程质量的负责人刘礼荣则把“树精品意识”确立为质量管理的目标,对工程质量进行跟踪把关,协调进度。
尽管如此,建设者还是要面对大运中心主体育场在施工中面临“单层折面空间网格结构”屋盖结构复杂、离心铸管及超大型铸钢件制作工艺不成熟、现场焊接量及焊接难度大、异性多分枝铸钢节点安装精度难以控制、结构卸载及监控技术难度大等多项技术难点。
据业内专家介绍,“单层折面空间网格结构”由于自身安全问题,其可行性在业界存在很大争议。
上述结构及技术难点直接导致了现场安全管理难度加大。
“施工中的任何一次失败不仅使风雨中奋战的员工的奉献付水东流,而且会给工程质量留下无穷的后患。”欧阳超说。
为实现“平安大运”目标,项目部**将技术与安全充分结合,共组织15次结构安全和使用安全现场论证,打好安全基础关。其次是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先后投入安全措施费用700万元,用于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和提高安全标准化程度,安全投入占建安产值的2.2%,远高于国家1%的要求。现场采取安全网双层满铺,封闭式安全垂直通道,双钩双绳安全带等保障措施,使用了安全爬梯护笼式,组装式钢操作平台,成型标准式钢制通道等。此外,针对现场大型机械设备数量多的特点,项目部成立了设备管理专班,联合操作人员每天对设备进行专项检查,并做好安全交底,确保了现场安全生产。
与此同时,面对众多世界性难题,项目部还联合国内**高校及研究机构,组织科技人员成立攻关小组,不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多项技术成果均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如设计梯台式大直径钢管格构式胎架,解决了临时支撑体系搭设难题;设计多功能节点定位装置,解决了重型超大多分枝铸钢节点定位精度与效率问题;采用“计算机拟合预拼装技术”,解决了制作厂分散无法进行构件预拼装问题;采用计算机辅助吊点设置,解决了超大型组合构件吊装难题。项目目前已形成科技论文十余篇,申报工法5项,专利3项,为同类工程的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付出总有回报。领导者的以身作则保证了工程的进度、安全和质量,但项目经理欧阳超却累倒在工地上。
2009年11月20日下午4时,深圳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在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署长姜建军的陪同下,来到施工人员中间,慰问了深圳大运中心主体育场的建设者。吕副市长还将鲜花送给了带病仍然坚守在一线的中建钢构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欧阳超。
激昂青春 高奏“创号”凯歌
如同“鸟巢”承载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奥运梦想,“水晶鸟巢”也承载着一代学子关于青春的运动梦想。
这是目前国内在建体育场中规模**大、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工期和质量要求**为严格的体育场。在遭遇结构困境、工期压力、安全挑战的情况下,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深圳大运主体育场馆项目部,不但成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还培养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建筑精英。
和外界所想象的不同,在这支“管理强、技术精、复合型”团队中,现有职工45名,其中35岁以下的有31名,青年职工占现有职工的69%以上。可以说青年一代在施工中挑起了“水晶鸟巢”工程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