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中国价格”已几无可能实现
互联网 10-01-21 阅读数:
谈判由此曾陷入长时间拉锯。
让中方钢企失去锁定长协价的机会的另一肇因是:2009年现货价远低于长协价。这一周期性因素,也让钢企突然发现,现货市场的倒手比执行长协价更为有利可图。于是,整个市场的情绪突然被“中国价格”裹挟。
这是合乎情理的选择,“全球铁矿石供大于求是事实,但核心问题是,三大矿山控制资源,主动权在矿山手中。”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
重新回到2010年谈判,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钢铁领域专家许中波斩钉截铁地表示,中国价格基本没可能性,并预计如果三大矿山与日韩达成的基准价涨幅在20%以下,中国会主动跟随,否则,“很可能会跟去年一样僵持”。
根据往年定价规律,长协价的涨幅,一般都为现货价与长协价之间溢价的50%。具体数据为,2004年的现货价比2003年长协价高35美元/吨,**终2004年长协价比2003年高16美元/吨;2005年的溢价为14美元/吨,长协价较上年涨7美元/吨;2006年的溢价为10美元/吨,长协价较上年涨4美元/吨;2007年的溢价为90美元/吨,长协价较上年涨40美元/吨。
目前,现货价已比2009年长协价每吨高出40多美元,按上述规律推断,今年长协价大概每吨涨20美元,涨幅为35%,“涨幅不可能低于20%”。
攘内还需安外:中方欲与日韩结盟
1月15日,日本钢铁联盟常务理事安健一孝表示,力拓、必和必拓已与日本钢铁企业展开谈判。
在铁矿石谈判中,三大矿山往往会以日韩钢企为突破口签下**价,而后中国钢企不得不接受。与往年不同,今年三大矿商从谈判一开始就刻意冷落中国。
由是,与日韩钢企的策略联盟成为中方谈判的准备工作之一。2009年12月,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就已带队前往日韩考察,目的一是互相了解谈判态度、行业现状,二是“看有没有可能达成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