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石雕石材业发展情况简述
互联网 09-12-16 阅读数:
注重优化发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通讯畅通无阻,服务设施完善,使企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三、进一步发展壮大惠安县石雕石材行业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惠安县石雕石材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建设“中国石雕之都”、港口工贸旅游城市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规划整合为**,以石雕石材企业为主体,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发展平台,以科技研发创新为动力,以品牌作支撑,以产业链为突破口,以劳动力转移为落脚点,以优化投资环境为核心,以建立高效服务机制为出发点,按照“保存传统特色、吸纳现代技艺、带动产业升级、促进总量增长”的发展思路和“规范化、集聚化、系列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大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全方位推进石雕石材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体目标是:到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6亿元,工业增加值5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实现出口交货值60亿元,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11%以上。建设国际级石雕石材墓地1个,培育5家销售收入超亿元、20家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组建10个企业集团,使之成为石雕石材行业的**企业,力争到2008年全县石雕石材行业再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四、主要措施
1、抓扶优扶强,壮大企业规模、要积极培育和扶持资本雄厚、技术先进、人才集中、行业**、效益较好的骨干企业,依托豪翔、联群、大明、奇达利、有志、共荣、佳豪、磊鑫等一批重点**企业的支撑和带动,推动石雕石材产业形成具有明显优势,富有竞争力的企业群体。
2、抓载体建设,优化产业布局、要全力推动石雕石材业向基地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实行条块结合,纵横拓展,规划建设—批规模大、聚集功能强的石雕石材生产基地。块状:建设惠东和崇武山霞为主区域的全国石雕制品加厂中心,力争在“十五”期间成为国际性制造业加工中心。形成集原料经营、石制品加工、产品展示、配套包装物、磨具磨料、石材机械的生产供应为一体的完整的石雕石材工业产业链。条状:以国道324线及惠黄、惠崇公路沿线石材企业为主线,以中国雕艺城、磊艺、豪翔展示中心和洛阳石雕产品一条街为支点,形成集石雕加工、展示、销售一线串珠的石雕石材产业走廊。
3、抓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后劲、针对目前该行业还普遍存在产品艺术档次不高、技术含量低、大路货产品多的问题,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技术进步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工程,创办3-5所工艺美术研究所,支持企业走科技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引进高新技术装备;开展系列化重点项目科技攻关和工艺研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和协作。
4、抓市场拓展,扩大发展空间、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日本市场、进军韩国市场、开拓欧美市场”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带来的契机,加大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力度,实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各类石雕石材展示会等经贸活动;鼓励企业到国内外开设办事处和营销机构:定期举办中国(惠安)国际石雕石材展示会和雕刻大赛;加强媒体宣传,提高石雕品牌国际**度;加快市场载体建设,完善中国雕艺城规划;建立中国惠安传统雕刻历史博物馆,作为展示惠安雕艺的平台。
5、抓人才队伍,提高员工素质、要高度重视企业员工的素质提高和人才培养,实行人才培训与引进并举。依托惠安五中石雕职业学校、华光摄影学院基地,培养一批能自行设计,动手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为企业输送技术骨干;实行企业与美术学院厂校挂钩,培养技术力量,大力引进工艺美术家和专业人才到企业来施展才能;同时要特别加强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石雕石材业的队伍整体素质。
6、抓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企业、针对石雕石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及石粉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要在企业中大力推广采用“SC聚压滤法”技术,使产品加工中携带的石粉泥污水经过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分离,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全部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要倡导企业在应用节水、节能、降耗新技术的同时,开拓和引进一些废物再利用的相关企业,如引进利用碎石、石粉为原料的建筑材料加工企业,以发展资源循环的工业链。
7、抓维权意识,打造惠石品牌。要调动企业提高产品创新的积极性,贯彻实施《专利法》,提高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护石雕创新作品的知识产权:要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实行商标注册,提高**度;要积极申报惠安石雕集体商标注册,保护县城石雕品牌,打响惠石品牌效应。
8、抓服务体系,加强行业协作、大力培育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积极支持协会、公会开培训、会展、价格协调和公信证明等工作,以行业自律、产业信息、技术开发、对外协作、信息咨询、技能培训和营销联盟为重点,推进协会、同业公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