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 日本涂料巨头的应对策略
互联网 09-12-15 阅读数:
目前,对于日本化学公司来说,**黑暗的时期或许已经过去,但从长远来看,一旦来自中东和中国的新增石化产能全部投产,日本化学公司将面临激烈竞争。瞄准新兴领域加紧业务重组成为日本化学公司的取胜之道。
截至9月30日的本财年(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第二季度,日本化学公司的盈利状况与**季度相比已有较大的改观。在石化领域,受出口中国市场产品量强劲增长的刺激,日本化工业裂解装置和下游衍生物装置的开工率已从今年年初的低位逐步攀升至90%以上,业务盈利能力也因此大大改善,尤其是聚氯乙烯(PVC)和精对苯二甲酸(PTA)业务。
野村证券分析人士表示,今年好于预期的业务环境对日本化学公司来说是一个额外的恩赐,但其仍然需要做大量的业务重组工作,才能在大量新增石化产能投产后获得一线生机。
日本**大的化学公司——三菱化学已经在今年启动了一系列的重组措施,但仍然不足以应对挑战。日本野村证券公司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虽然三菱化学的重组步伐比竞争对手大得多,特别是在石化业务领域,但我们仍然认为公司需要从更多的业务领域撤离,或进行一些大型的并购,从而重回增长轨道。”野村证券认为,三菱化学公司需要削减大宗石化产品业务,以进一步减少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应该有选择性地快速进入新的领域以获取全球市场份额。据悉,三菱化学已预留出26亿美元用于业务并购,同时有日本媒体报道,三菱化学可能收购三菱丽阳公司。
其它日本化学公司也面临着同样的业务重组压力。
日本另一化学公司三井化学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制定了公司战略——将发展重点集中在新兴市场,同时增加高附加值产品产能。11月初,三井化学公司宣布,公司已经与中石化就苯酚及三元乙丙橡胶(EPT)的合资项目达成了协议,预计两合资项目的投资总额将达到600亿日元。中石化与三井化学早在2006年4月就以对等出资的方式成立了双酚A合资公司——上海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SSMC),该公司12万吨/年双酚A装置已于今年1月开始商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