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邦漆 日企文化怎样在中国成功?
互联网 09-12-07 阅读数:
一说到涂料油漆行业,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立邦这个名字,从**早电视广告上动听的广告歌曲和亮丽的彩色屋顶开始,立邦这个名字渐渐开始被广大消费者知晓。但是作为行业人士,对立邦的了解不应止步于名字,它从何而来,如何成功,我们,又该如何超越它?
上世纪的1992年,立时集团及所属立邦漆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大陆开办了几家独资企业,到2006年已有15个年头。15年来,立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教育启蒙、快速增长、竞争相持、瓶颈制约等多个阶段。据相关公开信息,到2004年时,立邦年产值合计超过30亿元人民币。
在国内众多涂料品牌中,立邦在消费者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提及率一直居于首位,在国内涂料市场上其份额大概在15%以上。虽然没有形成垄断性的寡头力量,但在群雄逐鹿的中国涂料市场,如果一直被国外品牌占据头筹,这不仅是国内涂料企业的悲哀,而且是涂料从业者的一种“耻辱”,难道是“国中无人 朝中无将”么?其实不然,这篇关于立邦如何成功的文章从更全面的角度再现立邦的成长路径,以及它在品牌、产品、营销、服务、团队等环节的策略,供挑战者们参考。
立邦是谁?
Nippon(立邦)虽然是日本品牌,但在中国运作的立邦公司是由新加坡立时集团投资设立。立时公司成立于1963年,负责管理东南亚区域立邦漆的所有业务活动,先后建立制造工厂25家,员工超过6000多名。虽然立邦由新加坡立时集团投资,实际上并没有离开日本立邦的影响,国内立邦有比较浓重的日企色彩。
立邦漆成立于1883年,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在亚洲的立邦漆业务涉及到多种领域,包括建筑涂料、汽车涂料、一般工业涂料、卷钢涂料、粉末涂料等。在拓展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以华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包括美得丽、永得丽在内的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中文产品名称体系,体系内另有雅得丽、喷得丽、丝得丽等等。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立邦漆在亚洲范围内取得了空前的发展,销售额稳居亚洲区涂料行业首位,在华语区的消费人群中取得了极高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目前,立邦在国内有多处独资与合资公司,不完全统计主要有八家,包括1992年10月建成立邦涂料广东公司;1992年12月建成立邦涂料中国公司;1995年7月建成廊坊立邦涂料公司;2004年12月苏州立邦雅士利涂料有限公司迁入苏州园区新址。之后,又成立了两家合资企业,1995年3月建成重庆立邦涂料公司;2005年11月29日,又由新加坡立时集团和日本涂料有限公司共同投资28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2亿元)组建的立邦涂料成都基地,即立邦涂料(成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