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流通企业三大变局决胜负(图)
互联网 09-11-09 阅读数:
当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整个家居业的时候,作为**能反映市场晴雨表的销售终端——家居流通业无疑经历了一次颠覆性的洗牌。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曾经在中国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以洋品牌为代表的家居建材超市在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下发展进入滞涨期,甚至个别企业不得不进行全面收缩。与此同时,中国本土家居卖场模式的流通企业却在全面扩张,大有接管阵地之势。
战场上没有常胜的将军,市场上同样没有常胜的企业。一次金融危机、一次市场的洗牌也许并不能让中国的家居流通业格局明朗,但市场调整的背后,整个产业必然存在变局。
当时间驶入2009年的11月份,这一个年度又行将结束。金融危机对家居行业市场端的影响渐渐消退,但家居流通业的格局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同样十年,两类企业却经历着冰火两重天的境遇。据媒体报道,来自英国和美国,同是世界五百强的两大家居建材超市正在全面收缩中国市场,而本土卖场模式的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却在加速扩张。随着市场格局的天平被打破,市场的竞争将会更为激烈,北京家居卖场之间的促销商战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但据了解,虽然家居流通业的几股势力市场表现出现了变化,但在几年之内仍无法确定江湖秩序。中国家居装修市场的规模超过8000亿,而目前**大的零售企业年市场销售额也不过一、二百个亿,**终市场格局的形成还要经历变数。
变局一:商业模式或定胜负
在商业零售领域有一条铁律,商业模式的成败决定了一个企业能走多远。据走访调查发现,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家居流通企业都在积极调整自身的经营模式,以便更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2009年,居然之家在企业发展的十年之际仍然在完善其商业模式。作为居然之家的**,北京北四环店今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造扩建,开辟出了一个独立的国际家居馆,专门引进国际级品牌,打造北京高端家居消费的新地标。在居然之家总裁汪林朋看来,国际家居馆的建立将“居然模式”下的品牌家具建材专卖店形式进行了一次升级,未来居然之家还将针对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