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政策新修订:钢企规模将上亿吨级
互联网 09-11-09 阅读数:
大幅提高集中度
在提高集中度方面,2005版政策中已经提及,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跨地区的联合重组,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形成两个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
从现在来看,这一目标并没有很好地估计形势。截至2008年底,全国出现了1000多家钢铁企业,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排名前5位的企业钢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8.5%。
由于钢铁行业大发展,出现了严重依赖国外铁矿资源、铁矿石流通秩序混乱、全国钢铁产品经销商超过15万家、投机经营倾向较重的一系列问题。
上述参与新政策修订的权威人士表示,新政策据此提出,2015年全国计划将形成1~2个规模达亿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集团,形成若干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中度达到65%以上,2020年要达到75%以上,比2005版政策多出五个百分点。
这一目标也比今年年初公布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称“振兴规划”)更进一步。振兴规划提出,力争到2011年,全国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万~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
由于新政策中并未提出亿吨级钢铁企业的具体指标,有钢铁企业对此提出质疑。武钢集团一位高层告诉笔者,亿吨级不能是简单的数字规模,应是在效益基础上的亿吨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