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渠道垄断格局下的多元化突围

家电市场 09-10-12  阅读数:

  在中国,也许三岁小孩都知道国美与苏宁。消费者也知道大润发、家乐福、沃尔玛,这些大型超市有家电销售,然而当他们需要购买家电产品时,他们头脑中**个闪过的念头是去国美或者苏宁,这就是中国家电渠道目前的现状,连锁大卖场的品牌强势占据了大部分消费者的心智。

  从没有一个行业像今天的中国家电行业一般,庞大甚至是畸形的连锁大卖场牢牢地控制着销售渠道,中国的汽车以及高档奢侈品行业早已进入品牌专卖店经营模式时代,包括渠道集中度也非常高的家居行业,同样也不是哪家大卖场说了算。百安居、宜家等这些境外家居连锁大卖场照样可以在中国落脚生根,而在中国家电渠道不行,百思买无法撼动国美、苏宁;台湾的灿坤也不行。到底是哪些因素造就了今天中国大陆的连锁卖场大鳄,未来的中国家电渠道会走向何方?

  拐弯·超越

  **次,连锁大卖场模式超越百货业态

  百货业态这个名字在以80后为首的主流消费群体的意识中已渐渐模糊,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也许对这个名词更加陌生,然而在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商品流通流域的主力军正是百货业态这种销售模式。那时侯的快速消费品以及像家用电器这样的耐用消费品大多在百货商场内进行买卖交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百货业态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于是百货业态的销售模式开始发生衍变。1987年1月1日,黄光裕在北京创立了**家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的国美电器。这个不足100平米的小店,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之一。

  据国美、苏宁2009年上半年报显示,受黄光裕事件等的影响,2009年国美关闭了110家低效益的门店,目前门店数为779家,较苏宁的847家门店已有所下降。另一家电连锁,五星电器也在中国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南、四川、云南七个省份拥有专业化连锁卖场近170家,庞大的家电连锁帝国几乎占据了国内一、二级市场80%左右的市场份额。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家电连锁大卖场也不例外。连续的高速扩张让许多家电企业承受了太多的成本费用,网络商城在这种市场机遇下应运而生。

  第二次,网络商城能否超越连锁大卖场

  世纪电器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网上购买家电的人群中,有43%的人没有去实体店看过样机。那些已经长大的“90后”、“80后”们,甚至以“没有去过实体店”为荣。这些人群的消费习惯,可以很快地扩大电子商务的市场需求空间。

  2006年,从夏新销售体系离开的王治全创办了世纪电器网,2007年2月开始正式在网站上卖平板电视。从传统家电制造厂家出来的他,当初对电子商务只有懵懂的冲动,很多事情没考虑清楚。3年下来,他没想到销量增长如此之快,2007年全年销售额只有几百万元,2008年就变成了1亿元,2009年的销售额预计能达到3亿元。

  而家电另一个网上商城——“京东商城”的掌门人刘强东说,“目前在美国,家电的网上零售规模占整体家电零售规模的6%,韩国更是高达12%,而中国只有1%。” 在他看来家电网上销售可驰骋的未来空间无比广阔。从2004年到2008年,京东商城的零售额规模每年都保持着2倍以上的增长,从1000万元成长到14亿元。2007年初京东开始涉足家电产品,**先上的产品是电视,到2007年8月份完成对家电产品的全品类扩充。2008年6月份,京东商城的家电产品单月零售额达到了4000万元,与2007年相比已是10倍的增长。

  “先前大部分家电产品的货源都是从经销商那里获取,现在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数量是跟厂家直接合作了,到年底计划90%的货要跟厂家直接合作。”在刘东强的规划中,未来3~5年,家电产品的零售份额要占到京东商城20%的销售比例。20%是一个比较让人振奋的比例,因为国美、苏宁等大连锁的市场份额占中国整体家电零售规模的比例,也只有22%左右,却掌握了很强的话语权。当然现在比例仅1%的电子商务让身在其中的人纷纷看到了赶上甚至超过连锁大卖场的美好远景。

  对于电子商务来说,目前**要克服两个问题:一是资金问题,因为对于零售商来说,规模是首要目标,而形成规模就需要资金支持;另一个是与家电厂家的磨合问题,也就是能否让厂家为了电子商务重新建立渠道体系。另外,如何解决网上“窜货”问题以及如何处理渠道价格纷争都将是决定未来家电网络商城能否顺利发展的因素。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