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五金六十年风雨兼程:小五金成就大产业
互联网 09-09-23 阅读数: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中国五金行业的利益格局与思想观念也在改变,特别是中国自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中国五金制品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五金行业也从小五金迈向现代五金,中国五金产业面对的是包括工具五金、日用五金、建筑五金、厨卫五金、机械五金等在内的几大领域和每年贸易总额达1万亿美元的国际市场。随着五金行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不断扩大,技术创新产品不断增加,中国五金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五金行业的领路人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传播经验,让具有影响的特色五金产区和基地的成功经验得到推广。这一切,都是十分必要的,它既是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更是为未来启开新的路径。
为此,由慧聪五金网共同举办“六十年五金”暨寻找五金记忆大型主题活动,将以“推动力”、“创新力”和“影响力”为诉求目标,通过线下集中展示,线上推广,对建国60年来,中国五金行业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全面深刻的回顾、总结。
五金六十年风雨兼程:小五金成就大产业
【五金60年】1949年-1950年:土改后农村新式农具日渐增多
1958年大跃进时期,出现了半机械化的手扶拖拉机,机器耕作取代了改良农具。
历史背景: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新解放区开始推行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消灭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使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7亿亩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激发了农民劳动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改善了农民生活,活跃了农村经济。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农村工商业也得以复苏,私营的匠铺、作坊得到保护和扶持。这一时期,农村新式农具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小五金作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