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太阳能发家的三大亿万富豪
中国建材第一网 09-08-22 阅读数:
一个不被看好的产业
目前,这个市场是靠欧美发达国家的政策支撑着。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爆发是许多人都始料不及的。台湾能源专家黄秉钧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有一个朋友,想投资建一家太阳能电池厂,请他评估。他说了三点:太阳能电池每年降价10%;要实现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工厂要盖两年;全世界的市场集中在欧、美、日,且太阳能产业是靠政府奖励,市场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友人听了之后,放弃了投资计划。
黄秉钧说:“我觉得很对不起自己的朋友。如果这家公司设立,现在就算不是股王,也是股后。”光伏产业的突然爆发,应该感谢一位德国“贵人”:已经卸任的德国总理施罗德。他曾领导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行“10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一年装设10万户,不仅给予无息贷款,还以保证价格收购发电20年。
其他一些国家也纷纷开始实施自己的可再生能源计划。意大利的“全国太阳能屋顶计划”,政府投入了5500亿里拉;印度政府在2002年就开始推广150万套太阳能屋顶系统。
现在,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地位已经从原来的补充能源上升为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在石油战争、能源危机、环保需求等因素影响下,各国的新能源政策提速,从而推动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茂迪公司太阳光电系统事业部总经理张咀亮说,“这个市场突然上升,我们常接到贸易商的下单,简直是天文数字。”
不过,尽管目前光伏产业十分看好,但仍有为数甚多的专家、学者及投资人,不相信太阳能会成为主流替代能源。在他们看来,风力发电仍是比较便宜的能源。有学者甚至放话说,除非油价飙到200美元以上,太阳能才有可能成主流。
对此,徐成荣的观点是,就市场而言,太阳能光伏企业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因为绿电的成本是传统电力的几倍,这种价格根本没有竞争力。所以说,政策是这个产业的支柱。目前,这个市场是靠欧美发达国家的政策支撑着。而长远来看,做大本国市场才是国内光伏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