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淄博凭啥撑起“北方瓷都”的头衔

互联网 09-08-19  阅读数:

建陶业要走迁移、外销路

    走进淄博雅迪建陶有限公司的展厅,记者不时遇到有外国客商在挑选产品。“这几天我正在接待美洲来的客商。”采访中,雅迪董事长宋明谋告诉记者,接待国外客商成为他及公司主要负责人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宋明谋解释,雅迪备战国内市场的同时早就开始了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的旅程。宋认为,目前世界仍处在金融危机下,而国外建陶市场对淄博建陶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意大利、西班牙等建陶强国的市场份额在逐步缩小,而淄博高质量、低价位瓷砖成为外销的优势。

    雅迪是淄博建陶企业的一个缩影。据业内人士介绍,淄博许多建陶企业目前都在积极开拓外销市场,也让淄博建陶业的触觉伸向了国际市场。与此同时,淄博的耿瓷集团等多家企业已开始纷纷进驻江西、甘肃等外省市进行考察、设厂,逐步进行产业转移。

    有业内人士分析,淄博建陶企业做品牌需要时间与过程,低端产品竞争不过新型陶瓷产区,而以目前淄博建陶的质量与花色完全可以做外销的路子。“随着土地政策紧缩、环保压力加大等,除走高端路子外,外销、外迁也是一个必然。”该人士认为。

    淄博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淄博是一个资源性工业城市,面对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工业结构,淄博市委、市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在此形势下,建陶业**受到冲击。上述人士进一步介绍,淄博市作为依托自身资源开发、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基地,经过近百年的开发,主要资源已面临枯竭,辖区能源生产供应严重不足。

    据相关资料显示,淄博市煤炭保有可采储量6793.5万吨,可开采年限为7.3年,而对于建陶业来说,其主要原料长石、石英、粘土等基本枯竭,95%以上靠外地进购。“今后供需矛盾会更加严重,对建陶业发展是一次严峻考验”。

    上述人士同时认为,淄博市污染容量目前达到了极限,在一些区域环境已无容量可言。据山东大学《环境容量测算》研究,淄博市二氧化碳环境容量为10.6万吨/年,COD环境容量为0.54万吨/年,而在“十五”期间,两者排放已分别超出环境容量15万吨和3.82万吨。在“十一五”期间,据山东省政府给淄博市下达污染物总量削减指标计算,截止2010年年底,COD排放总量控制在3.68万吨,二氧化碳17.02万吨。“淄博市没有环境容量的形势下,建陶业发展、扩大规模已不现实。”该人士说。

    目前,无论外销还是外迁主要还是集中在一些有实力的陶瓷企业。“要避免走佛山总部经济的路子”,有关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表达了关注。“总部经济”其意为把生产线转到外面去,而把研发、营销等中心总部留在淄博。上述人士认为,目前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需要升级、转移是一种必然趋势,其后的发展更需要当地政府的引导和实质上的支持,进行有长远效益的规划。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