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陶瓷大国身陷低档怪圈
互联网 09-08-18 阅读数:
“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华联、华光只是中国陶瓷企业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目前,在国外的精品店里,几乎找不到中国瓷器的踪迹;相反,在中国市场,意大利、法国和日本等国的外来瓷器却被摆上高档货架。
记者调查了解到,国内陶瓷行业大多数厂家都以生产中低档产品进行资金积累,在设计上投入不足,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大量企业产销低档产品,利润微薄,因而无法投入更多资金在创意设计上,既而只能依靠抄袭与模仿,产品缺乏创新性与时尚性,只能走低端路线。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陶瓷巨头始终注重创意设计,产品款式新颖,个性化强,始终走在时尚的**前沿,成为被模仿的对象。
作为当前陶瓷业的一大强国,意大利正是依靠设计创意在世界高端市场上树立了霸主地位。意大利的陶瓷设计吸收了时装和汽车行业的设计师参与其中,将汽车流畅的曲线和动感、时装的飘逸和高雅等时尚元素融入陶瓷砖设计,使冷冰冰的陶瓷产品充满时尚的美学元素。对于消费者而言,高附加值的设计无疑是一种超值享受。
“中国陶瓷行业正处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的阶段。”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秦锡麟认为,中国的陶瓷要想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要在创意上下工夫。
华光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2004年,公司开始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与其做廉价的贴牌,不如立足创新先行一步。”何岩说,创新**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将产品的价值**大化。
但是,从一个贴牌企业到自主研发设计产品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要面临的还是如何创新的问题。
“以我们骨质瓷企业来说,要想做国际陶瓷市场畅销的高档产品,工艺设计和健康无污染是其能否被消费者接受的关键。”何岩说。
于是,华光引进了英国、德国、日本等世界**先进的工艺装备和制造技术,采用无铅、无镉釉配方,以烧成难度大、成本高的釉中彩和釉下彩为主要烧制方式。经过3年的努力,华光科研人员发明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光泽度无铅釉”专利技术,华光成为我国**研制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无铅釉高档骨质瓷产品的企业。
拥有先进的环保技术也让华光的“腰杆”硬了起来。何岩告诉记者,在一次博览会上,有一名美国客商把“美国加州65标准”扔到公司工作人员面前,问能否达到这个世界公认的含铅标准,华光工作人员不卑不亢地回答他:“华光陶瓷含铅量为零,高于你的标准。”这名将信将疑的美国客商买走6个骨瓷盘,后来经过日本、法国等国际机构的检测,都证实了上述产品不含任何铅镉。现在这位客商已经成为华光骨质瓷在美国的经销商之一。
设计创意一直是国内陶瓷企业一座翻不过的“火焰山”,何岩认为,中国制造、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瓷举世闻名,但真正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日用陶瓷,我们在设计上与国际陶瓷品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为了在工艺设计理念上与国际接轨,华光采取与国际陶艺大师商业合作的方式,邀请世界各类设计大师参与创作,从而快速缩短了与国际高端市场的距离。“以前中国出口一件日用瓷器价格大约是30美分,现在华光的盘子在美国可以卖到12美元。”何岩说,华光已经尝到了自主创新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