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爱迪生——**电光源专家蔡祖泉逝世
互联网 09-07-21 阅读数:
蔡祖泉,男, 1924年11月生,浙江余杭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在上海药厂工作。自学成才, 1952年到复旦大学工作,历任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等职。 1992年退休。
上海之夜,灯火璀璨,让城市夜色呈现五彩斑斓的是利用新光源技术做成的金属卤化物灯,而它的研发者正是中国电光源工业奠基人、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教授蔡祖泉。7月17日,这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电光源研究的开拓者,复旦原副校长蔡祖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中午12时36分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6岁。
据悉,目前,复旦正与蔡祖泉家属商定治丧事宜。遗体告别仪式时间尚未确定。
蔡祖泉同志是我国电光源研究领域的**专家。1963年研制成功我国**只高压汞灯,1964年研制成功我国首盏1000瓦卤钨灯,此后又相继研制出脉冲氙灯、氢弧灯、氪光谱灯、超高压强氙灯、充碘石英钨丝灯、超高压强汞灯等10余类照明光源和仪器光源,大大缩短了我国电光源研究水平与国际上的差距。其中,长弧氙灯在上海人民广场点亮后,被誉为 “人造小太阳”;25千瓦水冷电极短弧氙灯被用作航天工业部大型空间环境模拟设备 “太阳模拟器”的光源。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国防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蔡祖泉同志兼任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照明学会、中国轻工业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