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艺术玻璃加工之脱蜡铸造工艺

互联网 09-07-13  阅读数:

    离心铸造,通常以低温材料为多,如铝锡合金等,模具为钢模、橡胶类等。利用马达转速,将材料自模心向四周离心甩开铸造成型,适用小件物品。砂模铸造,是以普通细纱混合为铸模,使用材料有钢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锌合金、玻璃等,将材料熔化后,浇铸至砂模中,冷凝成型即可,适合中、大件或特大件铸件。而脱蜡铸造使用材料有金银、铜铝、不锈钢、钢铁或其他贵重金属合金和玻璃等。以耐火石膏为铸模、也是利用铸物材料熔化完全后,自然垂流成型。所不同的在于,一般金属材料只要自然或不自然冷凝成型即可。而玻璃不论是机压成型、砂模铸造、脱蜡铸造,均需在铸造成型后,立即脱模放入徐冷炉内,按铸件大小予以不同徐冷降温时间,让玻璃材料内部应力完全释放,才不致造成铸造冷凝成型后,突然崩裂。

    玻璃铸造——系利用“窑烧铸造”,亦即在高温炉内完成浇铸,而非一般在室温下浇铸成型。窑炉铸造有煤气炉、天然气炉、电热炉等加温方式,其中以电热炉**为干净和易于控制。前述提到,在玻璃艺术创作完成脱蜡工序只占全工序的30%,进炉窑烧铸造,到徐冷成品完整出炉,也只是完成全工序的70%左右。当然全工序关键在窑铸过程,这才是真正的重头戏,考验着玻璃艺术创作的智慧和耐心。就好象恋爱的感觉,神秘、期许、变幻莫测。有时打开炉门,会让你大失所望,希望落空,满满一炉的作品、石膏、玻璃通通不见了,它们破碎了,躺在炉底,无声地哀嚎。此时你也只能无言以对,数天的汗水辛劳,全幻灭了。不过,有时成功的窑烧创作出炉后,那七彩变幻的作品,会让你兴奋莫名,满是丰收成功的喜悦。这就是玻璃艺术中脱蜡铸造法窑烧的难度和甘苦,非你亲自尝试,很难用笔墨言语形容。

    窑烧的难度在于温度控制,稍有计算错误即可能功亏一篑,失败率极大。此工序重点在于对升温曲线和降温(徐冷)曲线控制。根据耐火石膏模的大小,经过精密计算将,电热炉自室温开始加热升温,逐步升高温度,使石膏和水晶玻璃同时受温,让水晶玻璃随着温度的提高,有节奏地熔化。而后顺着中空石膏模弯曲的曲线,缓缓流入模内底部。按照玻璃艺术创作者的设计,熔铸满每一个枝节角落,不论是简易的半浮雕、砖形、块状或是高难度的倒角、镂空、交叉缠绕,此时透过窑铸工艺,尽情演绎玻璃脱蜡铸造工法的神妙,将创作作品的巧思一一延展开来。

    细致小巧的耳环、坠饰小品,可将纹路、锐角、圆滑面,按原型雕塑细腻地表现出来。中型作品的镂空内雕、枝节交叉,一样是顺手掂来毫不费力。此工法更可表现出特大件作品的那种豪迈磅礴气势,如古铸钟鼎或大块浮雕面墙……等。这也是为何在所有玻璃加工工艺中,脱蜡铸造法是**为艰难的,而且也是**能将其他冷、热加工技法,所达不到的领域,充分表现出来。脱蜡铸造与玻璃艺术创作者结合一体,正似天马行空,尽情挥洒。

    除了上述的脱蜡环节外,耐火石膏质量、玻璃料的适用性,也是影响窑铸玻璃成败的重要因素。普通钠钙玻璃、钾玻璃等比重较轻,所以不合适窑铸。英国人GeorgeRavenscvoft于1676年发明含氧化铅(PbO)的玻璃,称为水晶,也就是铅玻璃,统称水晶玻璃。随着金属氧化物的配比不同,所呈现的效果亦不同。如加入氧化钴,用以制造蓝色;二氧化锰,使玻璃呈现紫色;加入重铬酸钾,玻璃会呈现绿色;加入氧化钛、氧化铈呈现黄色等。水晶玻璃的折射率高,易于烧铸,硬度较软,适合加工。更利于后续切割、研磨、抛光等冷工艺制作,除水晶玻璃的适用性之外,还需注意玻璃料的“间容性”。从玻璃石英砂产地的不同,或所添加的金属氧化物配比不同,其内部的膨胀系数——亦即应力就可能不同,也就会产生排斥作用。一旦熔铸在一起,即使你窑铸的升温曲线和降温曲线都计算得相当准确,作品仍有可能在开炉时从内部崩裂,或在拆模、冷加工过程崩裂,甚至作品加工完成、后摆在室内时,突然无声无息地再从内部崩裂,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若是技术不纯熟,轻者所熔铸出的作品内部颜色混淆不清??费心雕塑的纹路、肌理不明,千疮百孔,惨不忍睹;重者会出现断裂、破碎,使玻璃尸骨无存。因此必须充分掌握水晶玻璃料的特性和每一种色料的配比、相生或是相克,进而利用其物理特性。只有这样,才能类似古代习武者,人剑合一,随心所欲,真正将玻璃艺术创作者的理念毫无制约地展现出来。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