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艺术玻璃加工之脱蜡铸造工艺
互联网 09-07-13 阅读数:
细数玻璃的加工方法不算少数,不论是实用性或是美观性,都能将玻璃光影之美,尽情地延展于人们的生活之中。随着科技文明的发展,对玻璃的利用与加工更是不断的再创新,大致上仍可分为冷加工、热加工两大门类。玻璃材料成型稳定后,加以切割、喷砂、抛光、镶嵌、磨刻、彩绘……等加工方式,称为冷加工;反之,按不同的加工要求,施予玻璃不同的温度,使之符合加工操作特性,如**低温的烤漆上色、初熔的烤弯玻璃、次高温的熔融玻璃、热塑玻璃、脱蜡铸造、砂模铸造、高温的拉丝玻璃、吹制玻璃等,称为热加工。
脱蜡铸造法是玻璃加工方式中**为困难的一种。但在玻璃艺术创作上,却也是**能随心所欲表现作者艺术理念的手段。古埃及发明脱蜡铸造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脱蜡法
亦称失蜡法(PATE-DE-VERRE),已广泛应用在金属材料的工业生产艺术创作,而重新应用在玻璃铸造,也不过百来年的时间。中国内地及台湾地区是在这十多年才陆续有玻璃艺术爱好者着手以脱蜡铸造法进行玻璃艺术创作。由于不断的投入,时间虽短,却已获得相当傲人的成果,在个别工艺操作上,已超越欧美同业的水平,引起国际上的重视与交流邀访。
脱蜡铸造法在金属材料精密铸造和艺术创作领域,已是业界相当耳熟能详的一种铸造技法。但在玻璃艺术创作领域中,还是相当新颖的一种技法;脱蜡铸造法——**将“脱蜡”与“铸造”二词分开说明,其工艺流程为:将设计好的作品,不论立体雕塑或半浮雕,雕塑完成之后,以硅胶加硅油按适当比例,用油漆刷均匀分层涂刷在雕塑品上,使雕塑作品平均刷满硅胶。依作品大小不同,硅胶凝固时间不等,一般约在2-4小时,大件作品甚至需要10-24小时。硅胶和硅油必须有适当的比例,才能有良好的轫性与耐用性。反之,急欲完成硅胶模,加了过量的硅油或硬化剂,虽然可大大地缩短硅胶凝固成型时间,却会造成硅胶延展性不够。在拆作品蜡形时,极易拉断作品蜡形,无法做出精细作品。而且硅胶模易脆化、使用次数不多,所以必须有耐心等待硅胶模自然成型。另一个影响硅胶模韧性、延展性的关键因素,是必须分层分次地将调好的硅胶油很平均地刷在粗细不一的雕塑作品四周。虽作品粗细不一,但均须使硅胶模均匀成型,一层干了之后,再刷第二层、第三层,直至达到一定的均匀涂层硅胶模,这才是一个适于创作的、耐用的好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