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没好货?太阳能热水器下乡一波三折

互联网 09-06-30  阅读数:

 

    洪仕斌表示:“通过多品牌运作,可以在市场营销层面对高中低端的消费群进行全面覆盖,解决单一品牌定位尴尬的问题。而通过多公司运营可以有效规避运营风险,一旦某一公司和品牌的发展遭遇困难,则可以进行资产转移等处理。”

    另外一个能够说明这个行业混乱的现象就是监管的混乱,一位业内**企业家向《当代经理人》抱怨道:“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婆婆’太多,我们这当‘媳妇’的只能受气,建设部、科技部、发改委、太阳能协会、太阳能热利用协会、全国标准化委员会等部门,每个部门都出台了关于太阳能热水器的政策法规,都想管,但却都没有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目前没有一个行业权威部门来统计太阳能光热领域的销售规模、企业数量、产业方向等**手的精准信息,在隶属关系上也并不明晰。

    洗牌之难

    按照行业普遍的发展规律,一个行业从混乱到成熟需要几家大型企业作为领头羊进行行业洗牌。但对于目前的太阳能光热行业来说,一些所谓的大企业的整体实力还不是很强,对于全国市场的网络覆盖率和布局还难以实现全面掌控。特别是对于太阳能热水器这样一个涉及到专业设计安装的产品,企业在销售服务网络的建设和投入上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积累。

    由于太阳能产品的特殊性,必须要求“生产制造与售后安装”并重。一方面,产品型号与规格多,并不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另一方面,由于售后安装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市场销售,这也给许多中小太阳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存活空间。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理事长罗振涛表示,一些小的太阳能企业,一年只销售几千套产品,但同样可以存活。这实际上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皇明、太阳雨等行业领导企业在短期内很难通过规模化扩张、价格洗牌等手段来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将一些中小企业淘汰出局。

    据了解,一些大企业在全国市场的网络覆盖率还不足80%,而对于乡镇一级的网络覆盖率基本为零。这样一来,依靠大企业的快速发展和扩张来推动和净化整个行业的竞争秩序,短期来看是难以实现的。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当代经理人》:“有些小型太阳能热水器企业为了在区域市场生存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在某地区的农村市场,如果农民有购买太阳能热水器的愿望,但手头没有现金,企业便可以用农民家中的粮食折价,折价后返还给农民的现金只可以买自己品牌的太阳能热水器。然后企业再把粮食转手平价甚至低价卖给粮食贩子,由于这个行业的高利润,因此企业还是赚钱的。”

    洪仕斌表示:“由于太阳能光热行业的性质,消费者对所谓的大品牌并不是十分认可,在某个区域内,一些小品牌可以尽可能的降低成本,然后把节省下来的成本集中精力做营销,完全可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区域强势品牌。”

    此外,我国对于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并没有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而由于大部分太阳能热水器一般不使用电,也不需要通过中国强制认证(3C)。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太阳能热水器的产品质量国家标准,但所有上市销售的太阳能热水器并不需要单独的检测后才能上市,只要企业按照国家标准来生产,自主承诺保障产品质量就可以上市销售。

    因此,尽快出台太阳能热水器的行业标准成为业内许多企业的一致呼声,据全国太阳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人士透露,太阳能热水器的能效标准计划于2010年6月制定完成,2011年全面执行。这一标准将作为**的强制性标准在行业实施,届时将对市场销售和企业竞争起到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87家太阳能企业的产品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为接下来制定太阳能热水器能效标准提供技术支持。

    不过,这个时间只是一个初步的计划,具体到那个时候能否完成还是一个未知数,比如太阳能热水器能效等级划分究竟是采用5级还是3级目前仍无法预测。即使未来按时制定出行业标准,由于中国市场的复杂性,能否按时实施又不得而知,**终实施时间一再拖延的情况很有可能发生,例如变频空调能效标准实施时间的“难产”就是如此。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