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解析《意见》:“住房下乡” 意义重大

互联网 09-03-26  阅读数:

    临沂市河东区的**批共4个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村,用3 年时间整体搬迁改造,省出了1000多亩耕地,节地率近70%。所谓“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就是国家通过农村增加耕地,对城镇发展用地予以补偿,实现土地占补平衡。2005年,河东区3个乡镇的4个村庄被确定为**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单位,试点途径主要是整体搬迁、空心村改造、农村社区建设等。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近些年,临沂农村人口平均以每年20万的规模进城,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导致大量农房闲置。”据该市建设局调查,临沂现有6890个行政村,村均1267人,村庄占集体建设用地 206万亩,平均每个行政村 296亩。按每户 4口人计算,相当于户均600多平方米土地。 除大量空心村外,还存在村庄布局较分散,村庄规模偏小,农房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在临沂市,500人以下的村有 926个,占 13.3%,1000人以下的村占50.3%,导致配套设施无法完善。土地增减挂钩在为农村增加了耕地的同时,更为重要的还是为城市增加了建设用地。在以前,河东区每年可以分到300亩左右的建设指标用地,用地指标相当紧张。通过土地增减挂钩,该区相应获得了 1000多亩的建设用地指标。

    二、“住房下乡”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农民是农村危房改造的主体。因此,必须尊重群众意愿,要把政策、规划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决不能搞强迫命令。要通过宣传教育、典型引路、政策鼓励、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等多种方式,调动起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民需求,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坚决不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2、坚持质量**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坚持质量**、安全**,确保万无一失。因地制宜地建造不同结构的房屋,提高防抗不同灾害的能力,确保危房改造工程经得起时间、历史的检验。规划、建设、房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在各个环节从严把关,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对不按设计施工、偷工减料、违规建设,造成重大质量安全隐患的,要依法从严查处。

    3、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农村危房改造点多面广,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区分轻重缓急,成熟一批,改造一批,不搞“一刀切”,坚决防止“一哄而上”,形成“烂尾”工程。要坚持试点先行,先易后难,突出重点。从经济、财力状况较好和农村基层领导班子较强的地方入手,从公路沿线的村庄入手,优先启动集中连片建设和整建制改造,分期分批,有序推进。

    4、坚持严格标准原则。所谓的标准,就是要结合农村实际,既不能贪大求洋,又不能随心所欲。虽然中央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标准没有限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想怎么建就怎么建,一定要加以规范。当前,农民普遍还都不很富裕,按照农村追求宽房大屋的习惯和心理,相当一部分农民肯定是想把房子建大建宽,有的甚至会盲目追求大而借钱建、借款修,造成房子建大了,口袋掏空了,债务增多了,有的甚至会因此而成为新的贫困人口。为此,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标准一定要从严控制,要充分认清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目的是帮助困难群众改善基本居住条件,不能与追求宽房大屋混为一谈,扭曲农村危房改造的初衷。

    5、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要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农村危房改造的新机制、新路子。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拉动当地经济的增长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组织引导相关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对集中建设农村住房和为农户自建房提供实物补助所需的钢材、水泥、管材等大宗建材,可以由政府组织统一进行招标采购,按照就地就近、优质适用、降低成本的原则,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本辖区内企业生产或经销的产品。对于政府组织集中连片建设或改造的农村住房及配套设施,要统一进行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招标,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本辖区内的队伍。本地区内钢材、建材和设计、施工等大中型企业,要抓住这一机遇,尽可能多地承揽工程,扩大市场份额。

    农房竣工时,结合“家电下乡”活动,组织本地区内家电、家具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开展现场展销,为农民提供便利。(编辑:boya123)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