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直驱中亚陶瓷卫浴市场 深入谷底大探秘
人民网 09-03-24 阅读数:
4.规模化工程市场,中国商家凭借产品综合竞争力和灵活应变的经营策略不断攻城掠地,大显身手。
与国内不同,这里的工程市场由承建商、工程公司负责总承包,然后总承包再把材料,工序等分包出去。经营陶瓷、石材的林耀磷在哈国已经6年,每年要销售300车皮的陶瓷产品和70车皮的石材产品。租赁倒闭的大厂房作库房,利用铁路线运输,他负责哈国销售产品,兄弟林树营负责在乌鲁木齐组货运输,库房租金每年要付出近80万美金,他主要走工程,经营方式灵活,注重与别人的合作,哪怕少赚一点,在这里建立了人脉关系。虽然去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他还有50万美金的货款没有收回,但是他还是很有信心,说这里的商业信用很好,一旦金融松动,他会很快搭上复苏的列车。
CD建材公司老板谢尔盖(中)在工程中越来越多使用中国陶瓷产品。对在距离阿拉木图350公里的伊宁参加交易会很期待
5.基建和房地产市场规模庞大,有着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开发潜力,一旦形成品牌效应,市场规模会越做越大,形成规模效益。
中亚在独立后的几年经济重建和调整期间,几乎没有怎么建设,大部分仍然是前苏联时期的遗产。近几年时间哈国新首都阿斯塔纳建设的投资达1200亿美金。连续多年中亚地区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快的地方,民族心态和意识使得他们的建设定位高,向世界大都会看齐,阿拉木图也规划了崭新的城区,由于这波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暂时搁浅。作为一个发达的开放性经济体,中亚成为欧洲,中国,俄罗斯等经济体高度关注的对象,外资大量涌入,阿斯塔纳的房价从1000到3000欧元,阿拉木图的房价从1000美金到8000美金,预示着这个国家的经济活力,人均GDP达到6000多美金。无论是大规模修建的工程建筑,还是住宅,对建材都将产生强劲的需求。而中国产品一旦在品牌上彻底扭转低价低质的形象,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国家将产生规模化的裂变,将会对欧洲产品提出强有力的挑战。
6.中国陶瓷建材产品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随着双方经贸往来的便利和了解的加深,中国优质产品在中亚有深厚的潜力和广阔前景。
中国陶瓷产品通过各种渠道顽强的进入中亚市场,在哈国首都阿斯塔纳的广场,众多的大型建筑上都可以看到中国陶瓷建材产品的身影。凭借已经形成的市场基础,我们正在成功树立中国建材产品的崭新形象。随着中亚和我国经济文化依存度和交往的不断加深,中国优质产品在中亚有深厚的潜力,也必将迎来日益广阔的前景。
【相关推荐】
洁具独占整体家装牟取暴力途径之“鳌头”
橱柜出口形式严峻 如何才能做好市场?
卫浴产品五一将现涨价潮 淡季下手为强
囧!建材行业雷人事件风云榜之山寨卫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