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材**企业感受“冬日暖阳”
互联网 09-02-06 阅读数:
自2008年第三季度起,全球经济整体出现衰退及不确定态势,这使处于建筑产业链末端的石材业压力倍增。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上海石材业如何应付?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石材行业协会会长及部分**骨干企业,聆听他们的高见与应对之策。
邱嘉昌(上海石材行业协会会长):虽然我国石材产业基础比较好,金融危机目前尚不会对行业内的大型企业伤筋动骨,但是石材业仍然不能幸免。目前石材行业的现状是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国外市场出口严重缩水,石材企业的出路就在于需要企业依靠自身的努力加快发展,完成升级改造,加强和提升管理能力及技术水平,提高抗风险能力,从而有效地抵抗这次全球范围的金融风暴。
吕振作(上海新塔星石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次金融风暴来势凶猛,其影响已波及到我们行业的很多企业,可以说这是几十年来**寒冷**难过的“冬天”。但随着国家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建筑业需求将出现恢复性的增长。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坚持抱团过“冬”,2009年石材业机会依然很大。
陈绪林(上海陆家嘴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面对这场金融风暴给全球带来的经济危机,我们要一分为二来看形势。虽然当前对企业来说是比较难的,但这也给我们带来产品结构调整和增强企业内力的机会。我们的很多企业应乘这个机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企业潜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旦市场走稳,经济上扬,我们就能很快进入角色,适应新的一轮经济发展的需要。
应裕乔(上海明珠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当前形势下,我们石材企业更应该注重品牌培养,开发高端市场,要从石材制品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通过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石材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工艺精确性,提升产品的质量、档次,从而增强石材产品的竞争力,扩大石材的应用领域。
刘世纪(上海广典石材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材业处于建筑产业链的末端,作为独立行业其专业水准认可度不高,无专业资质,在政府重大工程招投标中一直依附于施工资质企业,因此在建筑工程行业市场力量非常薄弱。在石材工程招投标方面,如果对石材业不实施石材工程单独招投标,不建立石材幕墙、装饰专业资质管理和石材工程安全质量专业评估制度、十年以上石材幕墙工程复检制度等,石材企业就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始终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在重大工程招投标方面,石材行业协会应作为行业专家参与,增强石材的专业权威性。
蔡先生(上海南利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次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周转不灵,企业面临资金链的断裂。在货币政策从紧的时候,石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就是困扰企业发展的“老大难”,这次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融资难度,虽然央行下调了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放宽了货币政策,但目前在金融危机压力下,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对中小企业贷款仍非常谨慎,所以资金问题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借贷款及资金周转方面,我们还是要呼吁政府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鼓励及优惠政策,尤其对中小企业,应当完善信用担保、互助担保、商业担保在内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在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进出口贸易融资等方面提供便利,定期向企业提供政策和投资招商等方面的信息,为企业开展投资经营活动提供指导和服务,为银行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挢,加强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和资金需求的了解,引导商业银行贷款向中小企业倾斜,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帮助企业过渡难关。作为我们中小石材企业也要努力加强诚信建设,提高企业诚信度,争取政府和商业信用机构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