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时代 二级市场成为陶瓷企业的“香饽饽”
互联网 08-11-19 阅读数:
这两年,佛山的陶瓷企业经历了诸多“内忧”和“外患”。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下调、大量企业外迁、美元大幅贬值,目前的金融危机又是当头一棒。
奥运时代的场馆建设热潮曾让一些陶瓷巨头赚得盆满钵满,但在奥运渐行渐远的时候,陶瓷企业又该如何正视“寒冬”中的未来?已有企业开始将内销重点放到了二级、三级市场,而在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在广阔的农村市场佛山陶企可以觅得商机。
傍名牌“猝死”
金融危机一旦来袭,非正规的企业就变得脆弱起来,运行链条中的短板显现无遗。
南海西樵镇崇北工业园内,已倒闭的鹰鹏陶瓷有限公司仓库和厂房依然还在,并由当地的村民看管。关于这家陶瓷厂的名字,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取此名是为了超越佛山当年****的两家陶企鹰牌陶瓷和东鹏陶瓷;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傍名牌,即傍“鹰牌”和“东鹏”,鹰牌和东鹏两企业还曾因为此事欲告其侵权。
陶瓷业界普遍支持后一种说法。现在的鹰鹏,只剩下两间堆满了没有卖出去的瓷片和布有三条生产线的厂房。而其在华夏陶瓷城的展厅,现在也已变身为佛山三公陶瓷有限公司的展厅。
负责看守仓库的村民以为记者是倒卖瓷砖的顾客,称这仓库里还剩有10多万箱货,分别为鹰鹏、威鹏和大红鹰三个鹰鹏陶瓷企业下的三个品牌,甚至有村民开玩笑说如果出三百万,就把所有的货成交。鹰鹏陶瓷还残留的广告牌上,仍打着国家**的标志。村民透露,前来倒砖和想买厂房的人都很多,但一直没有谈成,加之产业转移,观望的人居多。
对于鹰鹏倒闭事件附近村民都有所了解,包括在与鹰鹏相邻的新润成陶瓷公司上班的阿强。“听说老板还是给员工发了些工资。而有些倒闭厂都是老板走佬,员工讨不到工资。”阿强说,附近还有一家中型陶企岭南陶瓷厂今年下半年也倒掉了,该厂都有上万平方米的生产量,年产值几个亿。另外,位于南庄大道的大型陶瓷企业罗南陶瓷有限公司和位于南海狮山的新南方陶瓷有限公司也已倒闭。
傍上名牌已有七八年的鹰鹏为何突然这个时候倒下?记者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登记的佛山陶企已倒闭23家,预计下半年还有约30家倒下,一些小陶瓷厂也将倒闭或转行,加起来至少100家。“傍名牌的企业难生存,在大环境好的情况下可能有相当不错的利润,但金融危机一旦来袭,企业就变得很脆弱。在这个时候,除了品牌效应外,市场布局、内部管理等环节的协调都是缺一不可的。”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秘书长黄芯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