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不振建材超市难过冬
互联网 08-10-18 阅读数:
“以前可能只有少数厂家亏损,如今亏损的厂家更多了。”刘振宇坦承,为了应付危机,卖场多数都通过减少厂家的摊位费用,以及减少广告宣传费用来“节流”,并不时给商户一些优惠。
建材行业的冬天似乎已经无法抗拒,而根据刘振宇的经验,行业的这种低潮**少要持续到2009年。
超市**难受
行业不景气,对于以规模取胜的超市来说,影响尤为严重。
在建材超市进入之初,一度是大举扩张、气势汹汹,家装公司和建材城都害怕建材超市抢走了生意。可如今,建材超市却处在进退两难、骑虎难下的境地。长期研究家居建材行业的马文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包括美国**大的建材超市家得宝,虽然通过并购家世界进入中国,可是现在也几乎止步不前”。
大规模的扩张,形成规模效应,从而来降低流通和采购成本是零售超市通用的法则。可是,扩大规模是需要资金支持的,据行业内人士预计,开一个店基本的运营成本在1亿元左右,因而,“资金紧张”一直是超市**为害怕的字眼。“在消费需求本来就不旺盛的行情下,为了保证扩张速度,建材超市可能会更加严重的扣押供应商货款、提高供应商进店费用的方式,这必然进一步恶化零供矛盾。”马文瑞说。此前百安居因为扣押供应商货款,被供应商联合抵制,不仅影响了品牌,更重要的是伤害了与供应商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