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沥青基桥面防水涂料施工工艺

发布时间 2022-10-26 22:48:48

产品描述

漆膜颜色 黑色
耗漆量 0.5 ?/kg
耐碱性 无异常 (96h)
固体含量 55
耐水性 96h无异常
表干时间 10 h
单件净重 50 kg
储存期 6个月
外观 黑色
保质期 12个月
按溶剂类型分 其他
颜色 黑色
单件净重 50kg

    水性沥青基桥面防水涂料施工工艺采用涂刷法施工,一级设防要求时的成膜厚度不小于2.5mm,二级设防要求时的成膜厚度不小于2.0mm。与聚氨酯防水涂料配套使用的产品包括聚氨酯密封胶和增强层材料,增强层可采用40~60g/ m2的聚氨酯无纺布或玻纤网布。

1基层处理要求
(1)顶板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反复收水压实,水性沥青基桥面防水涂料使基层表面平整(其平整度用2m靠尺进行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坚实、无明水、起皮、掉砂、油污等部位存在。
(2)基层表面的突出物从根部凿除,水性沥青基桥面防水涂料并在凿除部位用聚氨酯密封胶刮平压实;当基层表面出现凹坑时,先将凹坑内酥松表面凿除后用高压水冲洗,待槽内干燥后,用聚氨酯密封胶压填充实;当基层上出现大于0.3mm的裂缝时,应骑缝各10cm先涂刷1mm厚的聚氨酯涂膜防水加强层,然后立即粘贴增强层,**后涂刷防水层。
(3)水性沥青基桥面防水涂料所有阴角部位均应采用1:2.5的水泥砂浆做成3cm×3cm的钝角或R≥3cm的圆角,所有阳角部位做成1cm×1cm的钝角或R≥1cm的圆角,转角范围基层应光滑、平整。

  

7.2.2防水层施工顺序及方法
(1)基层处理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先涂聚氨酯**底涂层(可采用**稀料将聚氨酯防水涂料稀释后涂刷,用量约为0.1~0.15kg/m2),底涂层实干后,在施工缝等特殊部位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加强层厚1mm;涂刷完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粘贴增强层,**后涂刷大面防水层,严禁涂膜防水加强层表面干燥后再粘贴增强层。变形缝部位先按图中做法粘贴防水卷材加强层,然后按施工缝做法涂刷涂料防水加强层。
(2)涂刷大面的防水层,防水层采用多道(一般3~5道)涂刷,水性沥青基桥面防水涂料上下两道涂层涂刷方向应互相垂直,每道涂层实干后,才可进行下道涂膜施工。
(3)水性沥青基桥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施做防水层的保护层,平面保护层采用7cm厚的细石混凝土,在浇筑细石混凝土前,需在防水层上覆盖一层不小于350#纸胎油毡或厚度为4mm的PE泡沫塑料片材隔离层。立面防水层采用厚度不小于6mm的PE泡沫塑料片材进行保护。所有泡沫塑料片材的发泡率均为25~30倍。
7.2.3闭水试验
如涂膜防水层有闭水试验的要求时,可在涂膜防水层固化成膜36h之后,堵塞排水孔,水性沥青基桥面防水涂料进行闭水试验。放水高度和试水时间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注满50mm深的干净水并保持24小时。检查是否存在漏水现象。若检查出现渗漏应马上修补,之后重新作闭水试验检查,直到不漏水。
7.3防水保护层施工
明挖结构的防水保护层采用细石混凝土做保护。
1、水性沥青基桥面防水涂料细石混凝土的强度、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试配。强度等级为C20,每不大于500m3制作一组试件。
2、铺设时用长刮杠刮平,振捣密实,表面塌陷处用细石混凝土填平,再用长刮杠刮一次,然后用木抹子抹平。
3、撒水泥砂子干抹灰:砂子先过3mm筛子,用铁铲拌和(水泥:砂子=1:1),均匀地撒在细石混凝土表面层上,待灰面吸水后用长刮杠刮平,用木抹子找平,直至混凝土终凝前。

(1)施工缝
施工缝防水方案的选定应根据结构防水设防等级和不同部位确定,水性沥青基桥面防水涂料宜采表7-1的防水方案。也可选用其它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施工缝防水方案。
(2)变形缝
变形缝防水方案的选定应根据结构防水设防等级和不同部位确定,水性沥青基桥面防水涂料宜采用表7-2的防水方案。也可选用其它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变形缝防水方案。
(3)后浇带
水性沥青基桥面防水涂料后浇带防水方案,对于防水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地下结构,后浇带的防水做法均采用预埋注浆管和设置单道止水胶的方法进行加固。
7.4.2接缝防水材料施工技术要求
接缝防水材料包括钢边橡校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胶、预埋注浆管、膨润土橡胶遇水膨胀止水条、嵌缝用密封胶等。
7.4.2.1钢边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钢边橡胶止水带包括施工缝和变形缝两种止水带,其中变形缝用钢边橡胶止水带必须为中孔型,施工缝用止水带为平蹼型。止水带宽度均为35cm,橡胶厚度10mm,钢板为镀锌钢板,厚1mm。
7.4.2.2外贴式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1、 水性沥青基桥面防水涂料止水带设置在其它防水层表面时,可采用胶粘法等固定,严禁采用水泥钉穿过防水层固定。
2、 橡胶止水带应采用现场热硫化对接,当无条件时,可采用未硫化的丁基橡胶腻子片粘贴搭接,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搭接部位的齿条间应采用未硫化丁基橡胶腻子片或密封胶进行加强密封。接头两侧止水带的纵向轴线应对齐。塑料止水带的接头要求见分区系统防水施工技术要求。
3、 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应与接缝对齐,误差不得大于10mm。
4、止水带安装完毕后,不得出现翘边、过大的空鼓部位,以免灌注混凝土时止水带出现过大的扭曲、移位。
5、转角部位的止水带齿条容易出现倒伏,应采用倒角预制件。
6、止水带表面严禁施做混凝土保护层,应确保止水带齿条与结构现浇混凝土咬合密实。水性沥青基桥面防水涂料浇注混凝土时,平面设置的止水带表面不得有泥污、堆积杂物等,否则必须清理干净,以免影响止水带与现浇混凝土咬合的密实性。
7.4.2.3遇水膨胀止水胶
  遇水膨胀止水胶均指聚氨酯遇水膨胀止水胶,为非定型产品,采用**注胶枪挤出后粘贴在施工缝表面,固化定型后的断面尺寸为(8~10)×(18~20)mm。
1、施工缝表面必须坚实、相对平整,不得有蜂窝、起砂等部位,否则应予以清除。
2、止水胶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50mm。
3、止水胶挤出应连续、均匀、饱满、无气泡和孔洞。
7.4.2.4注浆管施工技术要求
 注浆管均指全断面注浆管,采用**固定件固定在施工缝表面,并间隔5~6m两端各引出一根注浆导管。
1、安装注浆管的施工缝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浮浆、油污、疏松、空洞、碎石团等,否则应予以清除。
2、注浆导管与注浆管连接应牢固、严密。导管末端应临时封堵严密。
3、注浆管宜设置在结构中线位置,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100mm。
4、安装注浆管的范围的基层可不凿毛,并保持平整,必要时采用防水砂浆进行局部找平,以确保注浆管任何部位均与施工缝表面密贴,并确保注浆管不得有悬空部位。注浆管的固定间距宜为200~300mm,固定应牢固、可靠。
5、注浆管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宽度宜为20~30mm(即有效出浆段长度),搭接部位必须与基面牢固固定。
10、注浆管的注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5)需要重复注浆时,应确保使用经过核准的注浆材料;任何留在注浆通道内的注浆材料必需在其固化前清除干净。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涂刷在施工缝和桩头混凝土表面,用量1.5kg/m2。采用双层涂刷,两层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选用材料的养护要求确定,一般宜为24~48h。
1、基层处理
(1)基层表面应坚实、干净,无浮灰,浮浆、油污、反碱、起皮、疏松部位。施工缝表面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凿毛并清理干净。混凝土表面的脱落剂应清理干净。
(2)基层过于光滑时,应打磨毛糙。
(3)基层表面应无积水,涂刷前,基层表面应保持湿润。
(4)施工缝表面如出现0.3mm的裂缝,应沿缝凿成U型槽,槽深不小于20mm,槽宽不小于20mm,然后用刚性封堵材料封严。
2、施工工艺
(1)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可根据不同部位的施工缝(水平或垂直)可采用干撒法、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
(2)采用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时,应分两道均匀涂刷,水性沥青基桥面防水涂料两道之间涂刷方向宜垂直,每道涂刷后,应根据选用材料的使用说明进行养护。
(3)采用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时,如基层干燥,则应进行充分润湿;如环境温度过高,涂层干燥过快时,会造成涂层材料缺水,水化反应进行不完全达不到相应的强度,甚至造成粉化。因此应及时适当喷雾湿润,使涂层水化反应充足,以提高涂层的粘结强度和渗透性。
3、注意事项
(1)涂层应均匀,不得漏涂。
(2)雨前2h不得涂刷作业。
(3)应尽量避免高温(宜为5~25度环境温度)施工。
(4)涂层未实干前不得触碰或上人。

10

11

8

9

南昌虹盾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人 付平
联系电话 13576904009 
13576904009 
地址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地大道888号913室
邮箱 2238076530@qq.com
进入店铺 在线留言

了解更多

商家产品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