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树种子和喜树种

发布时间 2017-11-26 20:11:54

产品描述

喜树种子和喜树种
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别  名:千张树、水桐树、旱莲木
英 文 名: Common Camptotheca Fruit 
拉 丁 名: Camptotheca acuminata 
科  名: 蓝果树 科 
属  名: 喜树属 
一、形态独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喜树为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约1米。单叶互生,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纸质,长8-20厘米,宽6-12厘米。春初发叶,嫩叶量红色。6月开花,花杂性同株,头状花序。两性花多顶生,雄花多腋生,为淡红色或白色,清雅可爱。果序球形头状,由多数瘦果聚集而成,亦觉奇特美观。树干通直圆满,树皮微裂或平滑,呈灰白,枝条平向外展,树冠倒卵形,姿态端直雄伟,枝多叶茂 为我国阔叶树中的珍品之一。
二、生长迅速,适应性强
喜树生长快,一年生苗高可达1米,地径粗1厘米,3-5年便可郁闭成林。高生长盛期在3-8年,10年后高生长逐渐下降,20年后逐渐下降,30年左右基本停止。直径生长茂盛期出现在7-15年,20年后基本停止。直径生长茂盛期出现在7-15年,20年后逐渐下降,30年左右基本停止。因此,喜树属前期速生树种。
 喜树在我国自然分布于海拔300-800米的山地。在石灰岩形成的钙质土壤及板页岩形成的微酸性土壤均生长良好,能组成50-100亩的大小自然群落。公路两旁、四旁与庭院栽培,均生长很好。但野生资源日渐稀少。在全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区,台湾、广西等地亦产。喜树对气候要求不严,分布地的气候类型属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半干燥或半湿润气候。引种栽培区域已扩大到北亚热带和热带湿润地区及干热河谷地带。分布地区年平均气温14℃至20℃,活动积温4700℃至7300℃,年降雨量500-1600毫米。但在干旱地区,喜树栽培仅局限水湿条件较好的地方。
 喜树为阳性树种,深根,喜光照和潮湿。常生于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湿润的向阳沟谷。栽种在平地和溪边的冲积土上生长良好,在干旱、瘠薄、土壤粘性重的山地生长较差。对酸性、中性和微碱性土壤均能适应。较耐水湿,在河边堤埂、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生长良好。喜树叶片又多又大,且为纸质,容易腐烂。每年秋冬,喜树林下总有厚厚的一层落叶,很快腐烂,形成腐殖质,对改良土壤十分有益。所以,喜树林总是越长越好。因此,用喜树作混交林中的伴生树种,**为理想。
 三、栽培简易,便于大面积推广
 喜树育苗、造林用常规方法便可,不需特别措施。一般11月采种,干燥瘦果千粒重33克(每个果有种子一粒),发芽率70%,每亩播种量5公斤左右,产苗3-4万株。一年生苗高1米左右,便可出圃造林。造林初植密度2米×2米,每亩167株。
 四、全身是宝,用途广泛
 喜树的果实、根、树皮、树枝、叶均可入药。果实含脂肪油19.53%,可榨油,出油率16%,供工业用。
 五、育苗技术

苗圃地应选择在排水良好、肥沃湿润的疏松砂质壤土或沙壤土;忌选排水不良的粘土和前作是茄子、辣椒、红薯等的土壤为苗圃。播种前可用温水浸种催芽,春播采用条播,条距20~25厘米,每亩用种8~10斤。苗木发芽出土后,及时揭除盖草,6月中旬苗木长到10厘米左右时进行**后一次定苗,一般1米长的沟保留壮苗6~8株。一年生苗高可达80厘米以上,地径0.8厘米以上,每亩产苗1~1.5万株。注意加强中耕、除草、追肥、间苗、防治病虫害。

六、造林技术

    喜树主要宜于“四旁”栽植,造林季节以12月至翌年2月为宜,多用一年生苗造林,造林密度每亩160~200株,“四旁”栽植株行距可大些,株行距一般3米左右。造林后2~3年内要进行抚育,主要是中耕除草、抹芽修枝,追肥等工作。

 
 喜树木材为散孔材。纹理略斜,结构细、均匀,质轻软,气干容重0.516克,干缩中,强度小至中。干燥速度快,切削容易,切面光滑,胶粘容易,油漆后光亮性中等,不劈裂。但干燥易翘裂,不耐腐朽,易变色,钉着力弱。适于做造纸原料、胶合板、火柴、牙签、包装箱、绘图板、室内装修、日常用具等。
 喜树作为我国特有的优良树种,无论作生态林、风景林、药用林、肥料林等栽培,都是可行的。
用 途:根皮及果实含有喜树碱,有抗癌作用,本种生长迅速,为优良的庭园树和行道树,可作为绿化城市和庭园的优良树种

清流县嵩口福新苗圃
联系人 刘福生
联系电话 13385088606 
13385088606 
地址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嵩口镇立新村8号
邮箱 ettond@yahoo.com.cn
进入店铺 在线留言

了解更多

商家产品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