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电缆制造企业不宜过度参与铜期货交易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合格的企业家并不一定是合格的金融家,不以避险、而以赚取暴利为目的的金融投机,其结果不仅极易产生巨额亏损,还往往使企业陷入到更难自拔的经营困境。
  
  在宏观经济不景气之下,赢利能力变得日趋弱化的传统制造企业,正试图通过金融投机博取丰厚的利润——日前被曝出期货投资亏损高达3.7亿元的上市公司三普药业,仅是其董事长蒋锡培金融赌局的一半,除大手笔参与期货交易外,蒋锡培还广泛介入现货远期交易、甚至自筹现货交易所。
  
  尽管,三普药业参与铜期货套保所产生的巨额亏损,蒋锡培家族**终表态完全承担损失,由此相对避免了中小股民的连带损失。但是,如此巨额的亏损,仍让资本市场对三普药业的风险管控产生疑虑,10个交易日其股价下跌逾12%。
  
  应该说,面对变幻不定的全球金融市场,以大宗商品为主要生产原料的制造企业,借助期货套期保值、期权等金融工具,以规避未来大宗商品涨跌、汇率升降等所带来的不确定风险,不仅是合理的,亦是相对必要的。
  
  但是,如果制造企业过度使用金融工具,则不仅难以起到规避风险的目的,更可能由此带来更大的风险,上述三普药业即是典型案例:资产重组后以电缆制造为主业的三普药业,为防止未来铜价下跌而引起库存亏损,今年4月份决定在期货市场提前卖出铜期货合约,此举本为合理之举。但是,其在期货市场卖出的期货合约,却远远超出其自身的库存,如此,则将原本作为规避风险的铜套期保值,演变为放大风险的铜期货投机。
  
  事实上,对于电缆制造企业而言,因过度参与铜期货交易而引发亏损,并非仅有三普药业一家,而如果放眼整体制造业,我们就会发现,因过度使用金融工具而引发恶果的案例早已有之。如我国经济遭受美国次贷危机冲击严重的2008年,**不锈钢制造企业长利公司,因指望原料镍板价格上涨而过度囤积,结果镍价一年内却大跌70%,惨遭巨额亏损而无法支撑的长利公司,其董事长包存林**终选择沉池自尽。再如曾做到化纤原料产量亚洲**的华联三鑫,亦于该年因过度参与PTA期货的投机,**终资金被套高达10多亿元,企业亦因此无奈选择破产重组。
  
  由此观之,我们会发现,越是宏观经济不景气、企业经营遭受困境,往往越容易激发企业家过度使用金融工具的冲动,他们试图通过金融投机赚取暴利,以维持自身企业的正常运营。但是,诸多悲惨的结局却告诉我们,合格的企业家并不一定是合格的金融家,不以避险、而以赚取暴利为目的的金融投机,其结果不仅极易产生巨额亏损,还往往使企业陷入到更难自拔的经营困境。
  
  实际上,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无论宏观经济阴晴与否,金融工具均理应作为企业经营的风险管理工具,而不应试图以此探索出一条赚取暴利的捷径。而在我国经济仍处下行通道之当下,饱受经营之困的制造企业,切实可行的突围方向应是:强化企业内控管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研发能力,而不是过度使用金融工具、盲目参与金融投机。

产品导航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四川鑫南方高压电缆有限公司 普通商家  
联系人 王亮  
座机电话 028-83077777 83076666 83065555  
手机号码  
传真号码 028-83066111 83076000  
电子邮箱 zgxnf@zgxnf.com  
其它联系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