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油机常用滤芯及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脱酸滤芯(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中性物质+水)
1、物理吸附:滤芯内部载体通过表面孔隙结构,直接吸附油液中的游离酸性物质,实现初步脱酸。
2、 离子交换:把酸性物质吸附在树脂表面
3、树脂再生:脱酸树脂在一段时间后会被吸附的酸性物质饱和,需进行再生,再生液中高浓度酸性物质与树脂上在酸离子发生交换反应,从而使树脂获得吸附能力。
?再生滤芯
1、极性化合物去除:高效吸附油液中因氧化、老化产生的极性化合物(涵盖酸性化合物与非酸性极性杂质)
2、油液脱色:利用滤芯吸附剂对有色基团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去除油液中因劣化产生的色素,使运行油的颜色明显变浅,恢复油液正常外观。
?除杂滤芯
1、物理过滤:依托滤芯的多孔过滤介质(如滤纸、金属网、纤维毡等),通过机械拦截作用,去除油液中的固体颗粒杂质(如灰尘、金属碎屑、油泥等)。
2、化学吸附:借助滤芯中吸附材料(如活性炭、硅藻土等)的表面活性,吸附油液中的异味分子及部分有害化学物质(如少量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
3、生物降解(特定类型滤芯):部分针对含生物污染物(如微生物、藻类)的油液,滤芯中添加生物降解剂,通过生物作用分解此类污染物,避免其繁殖导致油液变质、设备腐蚀。
?聚结分离滤芯(聚结分离器,含聚结滤芯与分离滤芯)
1、聚结滤芯:当含水分的油液流经聚结滤芯时,分散的微小水滴(通常直径小于 10μm)会被纤维表面吸附,随后在油液流动过程中,相邻水滴不断碰撞、融合,逐渐聚结成直径更大的水珠(通常可达几百微米)。
2、分离滤芯:经聚结滤芯处理后的油液(仍含少量未完全沉降的水珠)流经分离滤芯时,油液可顺畅穿过滤芯的亲油通道,而水珠因被滤芯表面的憎水层阻挡,无法通过滤芯,终被拦截并滴落至积水槽,实现油、水彻底分离,达到高效脱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