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云南仅两钢企达工信部新标 钢企出路何在?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无论是钢材经销商的集体惨淡经营,还是中小钢厂的减产歇业,抑或是大型钢企的检修限产,都与钢材市场的产能过剩话题不无关联。
   
在离钢材消费的饱和点越来越近的节骨眼上,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正式发布了《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下称《条件》),对钢铁企业在环境保护、能耗、生产规模等方面做了一系列规定。
   
这一重磅炸弹的投掷,让钢铁行业新一轮洗牌一触即发。

不搞一刀切但威力仍大

    《条件》中规定,2009年普钢企业粗钢产量100万吨及以上,特钢企业30万吨及以上是钢铁行业生产经营的规范条件。单扣这一要求,云南只有昆钢和德钢两家达标。武钢研究中心主任薛和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
我们肯定是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的,云南的细化政策还在制定中。云南省工信委原材料工业处处长王宜国告诉记者,按计划,22日云南省工信委将到玉溪进行新政策的宣贯,接下来将到各州市、相关企业召开座谈会。
   
不过,工信部在随后对《条件》的解读中也强调,对于暂时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不搞一刀切,允许其按照条件的要求进行整改,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加快淘汰落后等方面工作。
   
但这并不意味着目前不达标的钢厂可以高枕无忧。
    “
打擦边球的,稍差一点的,通过努力尽快达到要求,实在不达标的,则面临淘汰。王宜国对记者说。
   
工信部也在解释中说,对于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包括整改后符合条件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审查并分批公布名单,对于暂时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允许其按照规范条件的要求进行整改,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等方面工作。
    “
当然政府不会强行关停不达标的钢铁企业,会通过市场手段不供给这些企业相应的生产要素。王宜国进一步解释道。
   
《条件》中也规定,对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有关部门不予核准或备案新的项目,不予配置新的矿山资源和土地,不予新发放产品生产许可证,不予提供信贷支持。
   
在一份名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若干意见》(云政发[2007141号)的文件中,记者看到了云南省政府在此方面的一些规定:对单位产品能耗和单位增加值能耗过高的行业和企业采取更加严格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产品生产总量控制双控措施。对超过生产限量的高耗能企业停止供电、限制铁路运输;对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的企业,以能源基准价格为基础实行加价收费,对列入淘汰关闭的企业到期未关闭的,金融部门停止贷款,有关部门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并予以公布,停止供水、供电,不予安排铁路运输计划。

综合指标定生死

    王宜国向记者介绍道,“100万吨产能不是**关键的指标,关键还是要看能耗、资源利用水平、环境指标,但是反过来说,规模小的企业很难在这几个方面达标。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条件》中首次提到了环保标准。《条件》中规定,钢铁企业吨钢污水排放量不超过2立方米,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不超过1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不超过1.8千克。在节能方面要求钢铁企业具备健全的能源管理体系,配备必要的能源计量器具。对钢铁生产的工序能耗作了详细规定,如高炉工序能耗小于或等于446千克标煤/吨;钢铁企业须依法执行环评审批,未经环评审批的,须补办环评审批手续等等。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徐力认为,对于以上规定,主要是基于资源的不可持续性以及钢铁行业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作用。长期以来,钢铁行业并没有承担高污染、高能耗的巨大成本,钢铁企业只是承担了其中的一部分,而大部分的成本由社会来承担,企业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对环境的破坏所产生的副作用不可估量,因此经济政策需要将企业造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将产生的环境破坏成本内部化。
   
从云南的实际来看,离《条件》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据了解,2009年,云南省粗钢产量约1100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2%左右,其主要钢铁企业昆钢和德钢的钢产量已占全省钢产量的70%以上。全省钢铁产能主要分布在昆明、玉溪、红河等州市,独立炼铁炼钢企业较多。炼铁企业平均规模仅为10万吨左右,钢材企业平均规模为35万吨;2008年全省主要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40公斤标准煤,比国内重点大中型企业平均水平高10 公斤,与先进企业差距较大。
   
而且,主要装备水平不高,淘汰产能比重大。712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了2010年云南省淘汰落后产能的公告,在这份名单中,石林县金茂华钢铁厂、玉溪祥华冶炼公司、峨山恒丰钢铁公司以及包括昆钢、德钢在内的14家钢铁企业被列入淘汰落后产能范围,淘汰炼铁产能200.3万吨,炼钢产能15万吨,均须在今年完成淘汰。该公告中还提到,请各有关州(市)人民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采取综合措施,确保落后产能按期淘汰。

大小钢企的悲喜咒

    据了解,云南目前规模、产能**大的钢企为昆钢,其次是德钢。此外,在通海、玉溪、峨山、安宁等地分布着数十家小钢企。有的小钢企产品质次价低,抢分大钢企市场;有的生产设备落后,环保不达标,浪费资源,影响当地生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家出台的规范政策,将加快这些小钢企关闭步伐,净化市场,使产业健康发展。
    “
国家这个政策对云南钢铁产业长远发展来说是件好事,可以规范市场,更好地利用资源,形成核心企业,提高竞争力,尤其是对昆钢这样的企业,薛和平表示。
    “
能耗环境等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钢铁企业的进入壁垒,尤其是增加了高污染小企业的治理成本,以政策手段缩小大小钢企不对等的社会成本差距,使那些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退出市场。对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同时促进了钢铁行业的并购重组,给国内的钢铁**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他进一步解释道。
   
的确,像昆钢、德钢这样的省内大型钢铁企业,已经在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走在了前面。以昆钢为例,2007年,昆钢率先在云南企业中成立了节能减排中心,目前昆钢在滇池上游的企业完全实现了零排放,废水利用率达98%以上;水渣、钢渣用于生产水泥和矿渣微粉以及其他建筑材料;尾矿干堆新工艺技术取得新突破;利用余热余压发电量达9.1亿度,占总用电量的26.76%
   
在今年的昆交会上,云南昆钢工业废渣利用开发有限公司与昆明海口工业园正式签约,将在海口工业园投资建设54万吨/年钢渣磁选尾渣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年处理尾渣54万吨。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占钢产量的15%20%。也就是说,每生产1吨钢,就产生近0.2吨的钢渣。云南昆钢工业废渣利用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引入新技术,变钢渣为高品质水泥,在实现钢渣零排放的同时欲打造循环经济绿色产业

重组良机?

    记者注意到,工信部为没有达到生产规模的钢企给出的生存之道是,积极鼓励钢企之间在管理、资金、技术、资源上采取联合重组,而不再是通过新建或改扩建项目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720日公开表示,力图通过联合重组、淘汰落后实现大幅度减少钢铁企业,将现在约800户钢企大幅减少至约200户。
   
对此,《条件》中也有明确规定,按2009年企业实际粗钢产量核定现有企业的生产规模。对于生产规模达不到条件的企业,不能再通过新建或改扩建项目扩大产能达到规模条件,鼓励企业通过与管理、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型企业进行联合重组达到条件。
    “
我的钢铁网分析师张铁山表示,钢铁行业是能耗大户,也是污染大户,中小钢企没有资金和技术实力应对高耗能、高污染这一难题。钢企只有上规模,才能确保在节能减排上的投入,实现节能减排边际效应的**大化。因此,钢铁企业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是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捷径。
   
《云南省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中也指出,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合作者,充分发挥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加快上下游、跨行业的重组、整合。加快体制创新,消除体制性障碍,创造兼并重组良好的环境,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昆钢、德钢的带动作用,促进联合重组,力争形成两个500万吨级及以上的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兼并重组,形成23家规模在20万吨以上的铁合金企业集团,占全省铁合金产能的75%以上。
   
根据规划,到2012年,昆钢成为千万吨级钢综合生产能力、竞争力强、综合优势明显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2015年形成昆钢和德钢两大钢铁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90%
   
不过通过采访,记者没有发现目前云南两大钢企有加速整合的迹象,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其中因素颇多,大钢企目前也无兼并小钢企的意向。(云南信息报)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天津美达钢管有限公司 普通商家  
联系人 蔡经理  
座机电话 022-58162872  
手机号码 18622011278   
传真号码 022-58162875  
电子邮箱 tjmdgg@163.com  
其它联系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