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地下室后浇带渗漏原因及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重庆中核防水工程公司 地下室后浇带渗漏原因及处理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地下室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这是城市建筑大型化、高层化以及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带来的结果。然而地下室属于隐蔽工程,如果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现象,后果将不堪设想,因而地下室的防水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地下室底板特别是后浇带位置是渗漏的高发区,做好其处理尤为重点。在此,笔者简要谈谈地下室后浇带防水渗漏处理的有关内容和要求。
    
      一、后浇带渗漏的原因
    
      (一)设计原因
    
      1.对地下室防水工程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前大型建筑地下都附建有大型地下室,有一层甚至多层,采用平战结合设计,平常做停车库或超市使用。设计时,设计人员认为局渗漏对结构和使用影响不大,没有对所建工程的地下水环境进行分析,在设计中对防水工程不按等级要求处理,缺乏有效的防水方案,造成后浇带渗漏。
    
      2.工程水文地质资料把握不全或不准。未按规范要求进行钻探或钻探数量少,参照以往的地质资料来推断所建地下工程的地质情况,造成防水设计方案失误。
    
      3.结构与防水设计处理不当。由于工程结构复杂,未与防水很好地结合,后浇带位置不利于防水;防水与管道线路未很好配合,细结构不当,造成地下水沿管道位置渗入,从而出现后浇带渗漏。
    
      (二)施工原因
    
      1.施工质量不良。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底板未满足规定时间而匆匆进行后浇带施工;底板侧面未清理干净,未进行凿毛,或有杂物,使后浇带与底板粘结不好,造成渗漏;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随意加大水灰比;浇捣不密实或震捣过久,表面浮浆过厚或漏捣造成蜂窝;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足,表面干燥,骤冷骤热,极易引起裂缝而渗漏。
    
      2.建筑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采用的水泥强度虽然很高,但稳定性差,凝固后容易产生裂缝;采用的料石受爆破震裂,产生裂缝,强度降低,地下水极易从料石的裂缝中渗入;采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等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安装不到位等。
    
      二、后浇带渗漏分类和检查方法
    
      (一)渗漏分类
    
      1.慢渗:渗水现象不明显,用毛刷将渗漏处擦干,不能立即发现漏水,经3~5分钟后,方有湿痕,再隔一小段时间开始有小片集水。
    
      2.快渗:渗水比慢渗明显,用毛刷或干布擦后立即出现湿痕,而且很快产生集水,顺着墙面或由高处向低处流动。渗水量在30~60毫升/分钟。
    
      3.急流:漏水现象明显。形成一股水流,漏水量在60毫升/分钟。
    
      4.高压急流:在渗水处有水柱喷出。
    
      (二)渗漏检查方法
    
      1.宏观找漏:通过肉眼观察,直接找出渗漏点。这个方法适用在漏水集中而严重的地段,必要时可以用钢针凿除松动位,找出真正漏水处。
    
      2.毛刷找漏,当用肉眼不能分辨漏水孔位置时,可用毛刷找漏。找漏时,先甩掉毛刷上的浮水,沾吸衬表面上的水珠,在漏水处很快会出现亮光,即为渗漏位。
    
      3.撤水泥粉找漏:在大面积慢渗地段,日渗水量较小,用毛刷找漏无效时,可擦干浮水,在慢渗范围的表面撒上一层水泥粉,当干水泥面上呈现潮湿处,即为渗漏位置。
    
      4.胶浆找漏:如果用以上几种方法无法找出渗漏位置时,可采用胶浆找漏。找漏时,可在基层上抹一层水泥浆,当发现胶浆表面出现水珠,即为渗漏位。有时在水泥浆上均匀撒一层干水泥粉,如短时间出现湿点,即为渗漏水位置。
    
      5.凿槽找漏:当防水工程的转角位有渗漏时,即要顺水路寻找水源,有时必须在结构上凿槽,才能发现漏水孔。
    
      三、后浇带渗漏处理方法
    
      1.若是底板后浇带接缝处混凝土不密实或裂缝所引起的渗透,可将接缝和裂缝凿成V形槽,然后用中核CN2000A与水充分搅拌和匀后,团成已凿好V形槽形状,待其发热并开始变硬时,立即塞入V形槽内并捣实,再用中核CN2000B抹平。若水压较大可借助木塞或用导水的方法,再实施堵漏。
      2.对零星点处的渗水可采用电锤钻孔内填防水剂来达到堵漏防渗效果。具体方法:在渗水位用电锤钻一个或几个孔径为25毫米孔,深度根据底板厚度而定。孔打好后,将孔清理干净,用水润湿,用中核CN2000B与水充分搅拌和匀后,塞进孔中,用钢筋捣密实,也能达到堵漏效果。
    
      四、总结
    
      地下工程渗漏处理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建筑与结构设计、工程材料、施工操作和治理维护等诸多因素,是多种学科的综合体现。特别是后浇带位置,其难度大,技术性强,在整治过程中要遵循“防堵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整治”的原则。
                                                          重庆中核防水工程公司
                                                           汪海波:13608370176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重庆中核防水工程公司 普通商家  
联系人 汪海波  
座机电话 13608370176  
手机号码 13608370176   
电子邮箱 whb0176@163.com  
其它联系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