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声学工程案例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广东星海音乐厅的声学设计

《世界商业评论》ICXO.COM ( 日期:2003-01-02 17:16)
 
  提要:音乐厅建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正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目前国内各大城市正在建设或筹建中的音乐厅为数甚多。由于音乐厅均为自然场演出、且音质要求很高,因而有别于国内大量建造的、采用扩场系统的厅堂,设计难度大,又缺乏经验。对此,本文就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广东星海音乐厅的声学设计作出一概要介绍,并就其中的一些声学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供设计参考。
 
  星海音乐厅是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名字命名的。音乐厅建于珠江之畔风光旖旎的二沙岛上。它与已建成的美术馆和正在建设中的博物馆等建筑构成广东省相当规模的文化中心。
 
  星海音乐厅包括1437座的交响乐大厅,462座的室内乐厅,96座的视听音乐欣赏室,排练室,琴房和音乐资料馆,以及水上演奏台和音乐喷泉、各种配套用房。建筑面积1800m2,是我国目前规模**大、设备先进和音质优异的现代化音乐厅。也是我国**座采用葡萄园 形(或称山谷梯田形)配置方式的音乐厅。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室内乐厅的各项声学设计指标* 顺序号
 声学设计指标名称
 交响乐大厅
 室内乐厅
 
设计指标
 竣工调试的测定值
 设计指标
 竣工调试后的测试值
 
1响度:L声压级(dB)
 后排座席>75
 78~89
 后排座席>75
 75~94
 
2混响时间:RT(s)
 1.7~1.8
 1.82
 0.8~1.3可调
 0.79~1.31可调
 
3低音比:BR温暖感
 1.1~1.2
 1.13
 1.05~1.10
 1.10
 
4扩散值:d(无量纲)
 >0.85
 0.89
 -
 -
 
5声场分布:△P(dB)
 ≤6.0
 4.5
 ≤6.0
 5.2
 
6频率响应:F(dB)
 63~8000Hz<10
 <8.5
 63~8000Hz<10
 <8.0
 
7早期反射声时延间隙ti(ms)
 <20
 3~7
 <15
 2~9
 
8明晰度:C80(30)(dB)
 0~-4.0
 -1.43(平均值)
 0~4.0
 3.77(平均值)
 
9噪声级:N(dBA)
 开空调时
 26.5
 25~28开空调时
 26.0
 
10音质缺陷
 无
 无
 无
 无
 
 
 
  星海音乐厅于1998年6月13日――冼星海诞生日正式使用。广州交响乐团和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进行首场演出。演奏了钢琴协奏曲《黄河》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获得成功,**音乐家、指挥家和教育家李德伦、吴祖强出席了首演式。相继一周内,中国交响乐团,以色列交响乐团,澳大利亚交响乐团和德国管风琴演奏家,在该厅献艺。音乐家们对大厅良好的音质均给予高度的评价。
 
一、星海音乐厅的设计宗旨和各项声学指标
 
  星海音乐厅这座华丽的艺术殿堂是为满足广大观众欣赏高雅音乐的殷切的需求、并作为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基地和窗口而建造的。音乐厅设计始终把音质效果放在首位,以继承传统音乐厅的良好品质、而又能适应现代生活提出的各种需求为设计的宗旨。
 
  声学设计指标是根据国际上获得**音质效果的音乐厅为参照对象,广泛听取我国音乐家和声学家的意见确定的。交响乐厅、室内乐厅的各项**佳音质指标见表1所示(其它厅、室从略)。
 
  为实现上述指标、确保获得良好的音质,分别在设计、施工、竣工后调试的不同阶段,采取了一系列的保证措施:
 
初步设计阶段:通过计算机模型和1/40缩尺实体声学模型试验与声学估算相结合,分析体形、了解声场状况和可能出现音质缺陷的部位;  技术设计和施工图阶段:用1/10缩尺实体声学模型试验和围护结构的隔声量试验,以及各种声学构件声学性能的实验室测定,确定声学构造的部位、尺度和装修用材。并进行较为详细的声学计算;
施工阶段:在没有专业施工队的条件下,主要是施工交底和监理,检查隐蔽工程,并在交响乐大厅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首次混响和声场分布的现场测定;
竣工调试阶段:用以解决声学计算、缩尺模型试验与实际效果存在的差距。要修正客观存在的偏差,就必须采用声学测定与乐团试用的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方法。作多次调试、修改装修、直至达到预期的效果。星海音乐厅通过三个月的调试工作,才实现所要求的演奏和听闻效果。
 
二、交响乐大厅的声学设计
 
  交响乐大厅是星海音乐厅的主体。容纳1437名听众,有效容积效期2400m3,每座占容积8。6m3。大厅采用葡萄园形的配置方式,即在演 奏台四周逐渐升起的部位设置听众席。这种形式的**大优点是在大容量厅堂内缩短后排听众至演奏台的距离,从而确保在自然声演奏的条件下,有足够强的响度。此外,利用演奏台四周厢座的栏板和楼座的矮墙,可使听众席获得足够强、且有较大覆盖面的早期侧向反射声。近期的研究表明,这是传统音乐厅所以能获得良好音质的重要原因。而传统音乐厅则是通过窄跨度的侧墙实现的。因此,这种形式不仅继承了传统音乐厅所具有的良好品质,又能适应现代大容量音乐厅的各种需求。它自1963年德国柏林爱乐交响乐大厅**至今,在国际上已被广泛采用。但在国内尚属首次。
 
  大厅的屋盖选用马鞍形壳体。所有横剖面均为凹弧形面而引起声聚焦,从而造成声场不均。通过1/40缩尺实体模型试验和三维计算机模型试验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图2即为大厅横剖面计算机模型显示的声反射图,可见声聚焦的状况。
 
  此外,在大厅壳体拆模后的现场测定均表明,顶部不悬吊抽射板时,厅内声场分布不均和存在回声现象。
 
  对此,在演奏台上悬吊了12个弦长3.2m,曲率半径为2.6m的球切面反射体,其目的除了消除回声和声聚焦以外,还可加强乐师间的相互听站,提高演奏的整体性。同时也使堂座前区和厢座听众获得较强的顶部早期反射声。
 
  为加强听众席后座的声强,在球切面反射体周围设置了锥状和弧形定向反射板。以此获得厅内均匀的声场分布。
 
  交响乐大厅的平、剖面,顶部悬吊反射体的投影平面以及建成后的内景分别见图3~图6所示。
 
  为使大厅达到中频(500z)满场1。8s的混响时间,并使低频(125Hz)混响提升1。15倍(相对于中频),即2。07s。采取如下几项措施:
 
.增大容积,每座容积取8。6e
.厅内所有界面均不用吸声材料,在容易引起不利声反射的部位(后墙和后部吊顶)设置锥状扩散体;壳顶拆模后上刷涂料;墙面为35mm厚硬木板实贴在18mm厚的多层板上;地面均为实贴木地板,仅演奏台设木筋架空地板;所有悬吊的反射体采用刚度大的阻燃玻璃钢结构。
.减低座椅的声吸收,并使其吸声时接近听众的吸声量,从而减少厅内空、满场混响时间的差值。
 
  根据以上确定的容积和内装修构造,进行了混响时间的计算和1/10缩尺实体声学模型试验,其结果见图7所示。由图可见,缩尺模型的测定结果仅中频较为接近,其它频率偏差较大,这是因为模拟材料不可能在很宽的频度范围内有一对一应的吸场性能。
 
  大厅的扬扩散是除混响时间以外的另一个重要音质指标。当听众感到乐声似乎以相等的幅度来四面八方时,扩散是**好的,表征声扩散的指标是d,它定义为;厅内声场扩散值与自由场扩散值之比,即
 
  d=1-m/m (1)
 
  式中 m-为厅内声场的扩散值;
m0-为在自由声场的扩散值;
m-△M(声强的平均差值)/M(各方位角的平均声强);
m0-的求同m,只是在自由声场中。
 
  交响乐大厅的声扩散是通过多边的形体、差落的包厢和楼座栏板,以及顶部悬吊的反射体实现的。缩尺模型试验测定的结果表明,大厅具有良好的声扩散,d值均大于0.85,**大达0。93。
 
  对于音乐厅来说,厅内希望获得良好的声扩散,但又不要求完全扩散(即d=1),因为听众在要求乐场来自各方的同时,还希望有一定的方向感,即乐声来自演奏台。
 
  传统音乐厅所以能获得良好的音质,除了有**佳的混响时间和良好的声扩散以外,早期侧向反射声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加强了直达声的强度和提高了亲切感。因此近年所建音乐厅无不考虑早期侧向反射的设计,星海交响乐厅是通过侧墙、厢座栏板、楼座矮墙对所覆盖的听众席提供早期侧向反射的;此外,壳顶下悬吊的反射体也给听众席提供顶部的早期反射声。
 
  早期反射声的状况,可以通过脉冲声测定获得测点的反射声序列,并能计算求得声能密度,为了便于定量比较。目前常用早期声能与后期声能之比的C值作为评价指标。时间的分界为80ms(以音乐丰满为主的厅堂)和50ms(以清晰为主的厅堂).
 
  声能比C80,C50又称明晰度,这是一项与早期声能相关的指标。L.L.Beranek建议以500Hz,1000Hz和2000Hz,C80的平均值C80(3)作为评价音乐厅指标,其**佳值为0~-4.0。
 
  交响乐大厅的噪声控制,主要解决单层壳顶的隔声和空调系统的消声和减振两方面:
 
  交响乐大厅的墙体均为内隔重墙,只有壳顶暴露在室外,单层23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壳体,具有足够的空气隔声量(基地噪声为67~71dB Leq(A))。但大雨冲击的撞击隔声量却很低,对此做了隔离撞击声的构造,并在实验室内做了测定,其结果表明。实施的构造可以隔离大雨时 的冲击声。
 
  空调系统的消和减振,是大厅获得良好的听闻条件的**基本的保证,开启空调时内噪声不得大于28dBA,也即以听不到的空调噪声为设计指标。对此,采取了如下措施:
 
(1)在空调系统的管路系统内设置阻、抗复合型消场器,减低风机噪声沿管路传至厅内;
(2)防止气流噪声,限止流速:主风道低于6m/s,支风道低于3。5m/s。出风口低于1。5 m/s。为实现这一目标,采用侧送、局部顶送(演奏台上方球切面,反射体间),座席地面下回风的方式。
(3)送风与回风量相适应,也即采用1:1的送回风比例。
(4)全部空调、制冷设备均作隔振处理,水泵、冷水机组采用SD型橡胶隔振装置;风机采用弹簧隔振器;管道用软接管,并用弹簧吊架。
 
  有关其它的工程设备和需要隔声的构件,均采用常规的做法处理。
 
三、交响乐大厅的声学测量和音质调试
 
  在交响乐即将竣工的前后,曾对所有各项声学指标进行了测量,并在竣工后的试用阶段,听取了乐团的意见进行了音质调试。
 
(一)声学测量
 
  声学测量的内容包括响度、混响时间、早期反射声、声扩散、声场分布、频率响应和噪声第七项。明晰度(声能比)C80和低音比B R(温暖感)是分别根据脉冲响应和混响时间测定的结果计算求得。现将混响时间和早期反射声的测定结果分述如下,其它测定数据见表1。
 
(1)混响时间(RT):
 
  混响时间菜测定了四次,测定频率为63Hz~8000Hz八个倍频程的中心频率。其结果是中频(50Hz)满场为1.82s,空场为2.19s。
 
(2)早期反射声测定:
 
  早期反射声测定是在演奏台上配置脉冲声源。在大厅的七个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座席测定其反射声序列。时标为100ms,由图内可观察早期反射声的状况、反射声的时延间隙(t1)和计算求得明晰度C80和C50。在演奏台上声源取2个位置,S1和S2,在厅内各区分别测定27个点。计54幅图。为压缩篇幅。在图9内列出S1和S2各7个测点结果。由反射声列图见,时延间隙(t1)为3~7ms。
 
  由早期反射声测定结果,可用式(2)求得500Hz,1000Hz和2000Hz三个频率的C80值,然后取其平均值。即C80(3)的值。交响大厅七个区的明晰度C80(3)求得C50(3)见图10所示。C80(3)的平均值-1.43。
 
  通过声学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交响乐大厅的声学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指标。
 
(二)音质调试
 
  声学设计的**终目的是为乐师和听众创造优异的演奏和听闻环境。各项声学参数虽然达到了国际上顶有音乐厅的指标,但是能否获得同等的主观评价呢?对此,,由广州交响乐团进行多次配合演出,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经归纳有如下几点:
 
.普通反映混响时间长,因而层次不够,清晰度差;
.弦乐器部位(小提琴、中音提琴区)缺乏反射声,得不到演奏台侧墙的支持;
.打击乐和钢管乐声级过高,相应地弦乐声较低,影响乐声的平衡。
 
  根据上述意见,采取了如下的改善措施:
 
(1)在演奏台上方的球切面反射上,配置人工翻动的锥状可调吸声结构,使大厅混响时间可在1.66~1.82s之间调节,适应习惯于较短混响条件下演奏的国内乐团,满足层次和清晰度的要求。可调吸声构造见图11所示,图12为实测可调混响幅度。
(2)在演奏台两侧凹进的演员入口处,设置凸弧形活动声屏障,增加提琴区的侧向反射声,改善乐师的自我感觉。
(3)在演奏台和合唱队的两个后墙上,按原设计配置锥关扩散体,并在两个锥面上插入可调吸声板,(一面为七合板,另一面为6mm厚阻燃毯),用以加强演奏台的声扩散,以及必要时降低打击乐和铜管乐的声级,求得乐声的平衡和融合。
(4)在堂座走道和演奏台两侧楼梯上设地毯夹,以便在必要时,铺设地毯,进一步降低混响至1.5s。
 
四、室内乐厅的声学设计
 
  星海音乐厅室内乐厅是以室内乐演奏为主,兼供戏剧演出、会议和立体声电影所用的多功能厅。容纳462名听众,有效容积3400m3,每座占容积分7。4m。大厅采用不对称的扇表平面,右侧设在厢座,左侧二层有挑廊,大厅后部设有三排座席的小楼座,大厅的平、剖面见图13所示。图16为大厅内景。
 
  大厅的不规则形体有助于厅内的声扩散,池座有左侧墙和厢座矮墙提供早期侧向反射声、厢座和楼座主要由吊顶供给早期反射声。
 
  为满足多功能使用的要求,同时使每种功能都有**佳的混响时间,故采用计算机调控的可调混响装置。可调的上限值取1.3s,供室内乐演奏使用;下限值是根据立体声电影的要求,确定为0.8s,故可调幅度为0.5s(0.8~1.3s)。并要求125Hz~400Hz的频率范围内均有接近相同的调辐量。
 
  为了使用人员便于操作,把可调幅度设定为五个档次,即1.3s,1.2s,1.1s,1.0s,和0.8s.,根据选定的方式用计算机在15s内(圆柱体旋转360 0需30s)即可调至要求的混响时间。也可以无级调至幅值范围内的任何一个值。
 
  可调吸声结构采用旋转圆住体和平移的帘幕相结合的形式:圆柱体直径为800mm,一半为反射面,另一半为宽频带吸声面,配置左侧墙的上、下部位和后墙上,共设29个转体,(侧墙14个,后墙15个);可调帘幕分三道,配置在厢座侧墙木格栅内,共计可调面积为大厅总表面积的十分之一。
 
  室内乐厅内除了可调吸声结构以外,其余的墙面均为25mm厚的木板墙,榉木三合板贴面;木地板;吊顶为轻钢龙骨石膏板刷涂料;座椅采用相当于听众声吸收的澳大利亚西贝(Sebel)公司产品。座垫和椅背可根据需要调节倾角。
 
  室内乐厅的噪声控制同样包括隔声和空调系统的消声和减振两部分。厅内的周墙均为内隔断重墙,屋顶为双层结构,不存在屋面冲击声的问题。空调系统采用上送、下回的传统方式,消声和减振做法同交响乐大厅。
 
五、室内乐厅的声学测量和评价
 
  室内乐厅竣工后曾对设计的八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其中响度(L)、低音比(BR)、声场分布(△P)和早期反射声时延间隔(t1)和噪声级等的测定概况见表1。混响时间和早期反射声的测定结果如下:
 
(1)混响时间(RT)
 
  混响时间的测定是按设定的五种可调混响方式中三种进行的;即:1)转体和帘幕均为暴露反射面,即厅内具有**长的混响;2)转体和帘幕吸声面暴露,厅内混响处于**短的情况;3)转体和帘幕的吸声面各暴露一半,即处于1)2)的中间状态。测定结果和测定点配置分别见图14,**大可调幅度为0。48s (空场)和0.42s(满场)
 
(2)早期反射声测定:
 
  早期反射声测定结果,可用式(2),式(3)求得500Hz,1000Hz和2000Hz三个频率的C80和C50的值,然后取其平均值:即C80(3),室内乐厅 8测点的C80(3)值为2.55~4.93dB,平均值为3.77dB;C50(3)为-0.02~2.38dB,平均值为1.06dB。
 
  星海音乐厅内乐厅的9项声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全部达到预期效果,该厅在调试期间曾进行了广东省少年钢琴比赛,以及古筝独奏会,无论是乐师和听众均反映厅内音质效果**。
 
六、音乐厅声学设计中几个总是的探讨
 
  通过星海音乐厅声学设计的实践和调试、试用过程中我国音乐家们反映的各种意见,笔者认为有些问题值得研讨,以便给今后音乐厅的设计提供参考。
 
(一)关于交响乐大厅的**佳混响时间
 
  世界**的传统音乐厅混响时间都比较长(表2)。这无疑对我国音乐厅设计有较大的影响。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大厅的满场混响时间也是参考了传统音乐厅而确定为1.8s的。
 
但长的混响时间不适合国情,原因**是我国的交响乐团,习惯于在较短混响条件下演奏,这是因为国内的自然声演奏的厅堂没有达到满场1.8s 混响时间的;其次是我国音乐家常以清晰为主要目的。正如我国**指挥家严良堃先生在深圳音乐厅国际招标会上对音乐厅提出的音质要求是:清晰 、圆润、宏亮。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音乐界的意见。
 
  国外的音乐家们也未必都喜爱长混响的,例如:维也纳音乐厅的混响时间为2.5s,音乐家也有不同的意见:**音乐家、指挥家卡拉扬 (H.V.Karajan)就提出:……大厅**不足之处是难以显示出一些弓上和嘴唇上的技巧,相继的音符彼此被相互吞没,这明确表明混响 太长了。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大厅在调试过程中就是追加了人工调控混响而同时满足了国内、外音乐家的要求,而获得好评的。
 
 
音乐厅名称
 国别
 建筑年代
 听座(座)
 容积(m3)
 每座容积(m3/s
 频(500Hz)满场混响(s)
 
柏林音乐厅
 德国
 1821
 1575
 15000
 9.5
 2.10
 
维也纳音乐厅
 奥地利
 1870
 1680
 15000
 8.9
 2.05
 
巴塞尔都市俱乐部音乐厅
 瑞士
 1876
 1448
 10500
 7.3
 1.80
 
新莱比锡音乐厅
 德国
 1886
 1560
 10620
 6.8
 1.55
 
阿姆斯特丹音乐厅
 荷兰
 1888
 2206
 18773
 8.5
 2.05
 
苏黎士音乐厅
 瑞士
 1895
 1546
 11400
 7.4
 2.15
 
波士顿音乐厅
 美国
 1900
 2625
 18750
 7.1
 1.85
 
柴可夫斯基音乐厅
 俄罗斯
 1901
 1900
 17400
 9.2
 2.00
 
 
(二)音乐厅的形体
 
  音质良好的传统音乐厅均为鞋盒式形体,尽端配置演奏台,由于跨度窄、容积小(座椅宽度和排距小)因而有较强的早期侧向反射声,且覆盖面较大,近年的研究表明:它是传统音乐厅所以能获得良好音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控音乐厅,由于容座大、又要求有舒适的座椅,势必容积大,在这种情况下,试图按鞋盒式音乐厅的比例增大其尺寸去再现传统音乐厅的特色,是不可能的。这将改变直达声和射声到达的时间和方向,从要命上削弱和恶化其效果,英国皇家节日音乐厅和台北文化中心音乐厅即为典型的例证。因此,对于大容积的交响乐大厅应在继承传统音乐厅良好品质的前提下,突破鞋盒式形体。葡萄园式(或称山谷梯田形)即为一咱比较适用的形式。它有可能缩短听众席后排至演奏台的距离,从而获得足够响度,这对于自然声演奏的大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演奏台周围逐渐升起的厢座和楼座栏板或矮墙设计得当,同样可以获得足够强的、覆盖面较大的侧向早期反射声。
 
  致于音乐厅围护结构的几何形式(圆、椭圆、扇形、三角形等……)并不重要,不应约束建筑师的创作,但厅内装修所构成的空间形式应有利于声的扩散,这一点必须做到。
 
(三)关于音质效果的评价
 
  音乐厅声学设计的**终目的是获得良好的听音效果,也即满足听众主观感受的要求。因此音乐厅建成后,通过声学测量核对测定数据是否达到设计指标,仅完成了客观量的评价,还须进行主观评价。有关音乐厅音质的主观评价,国内外有很多方法,但较为简易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乐团多种节目的演出,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进行统计分析,求得评价结果。但在评价的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如下两点:
 
(1)乐队在演奏厅内空场排练不能作为主观评价的依据。
 
  这**是因为乐队经常在容积小,混响短(一般为1.0s)的排练厅练习,。因而在混响长达2.0s以上的演奏厅内排练,反差太大;其次是空场时,演奏台四周的座席是空的,座椅有反射而影响乐师的相互听闻。此外,空场排练只能反映光师在演奏台上的自我感受而不能评价大在的听音效果。因此,主观评价时,至少组织1/3满座的听众。既缩短了混响,又有听众和乐师两方面意见。
 
(2)正确、公正的评价需要时间
 
  对新建音乐厅**初作评价是配合声学调试的乐队指挥和乐师,他们反映的实际上是演奏台上的自我感觉。而不是大厅的音质。如果是空场排练,则他们反映的意见多数是不可靠的;大厅公开演出后,厅内达到设计的声学状态,音乐家、音乐评价家和听众反映的才是真实的时质效果。但由于音乐家、指挥家的**度,新闻媒界报导大厅的音质效果主要听取这些权威的评论。很少来自参加音乐会的听众。但更为正确、公正的评价**终应取决于包括音乐家在内的广大听众;但这需要时间,一上音质优异的音乐厅,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四)音乐厅屋顶结构的选择应多方考虑
 
  音乐厅的屋顶采用何种形式绘声绘色是结构工程师的事。但不论选用何种形式,必须考虑音乐厅某些特殊的要求:
 
(1)演奏台上方的屋架应能承重较大的局部荷载,以便吊置重的反射体、灯具和一些机械设备;
(2)演奏台上方应有足够的高度,使台上的声反射板和照明灯有升降的空间,在音乐会开演前一般将反射板悬吊在高处,以便使听众看到演奏台的全景,特别当设置管风琴时,更希望大部分听众都能看到。演奏开始时,才降下反射板和灯具。
(3)在承重的屋顶下,音乐厅的吊顶上应设置一个工作层,以便配置和操作升降的机械设备的设置通风管道。同时,还可使屋顶有足够的空气声和撞击声的隔声能力。
 
  星海音乐厅选用马鞍形壳体,从结构上没有体现壳体的优越性(壳体厚达220mm)同时又不能满足上述所提的要求。无论在声学和使用上带来很多麻烦。
 
七、结语
 
  星海音乐厅的声学设计自1990年3月与广东省文化厅和华南理工大学签约承接任务至1998年6月13日启用,历经八年之久,在这期间进行了三次模型试验,四次现场测定,以及大量的声学构件实验室测定和计算工作。存积了大量资料,本文因受篇幅所限,仅作概要的介绍,供今后音乐厅设计参考。
 
  星海音乐厅首演月的多场国内、外乐团演奏的结果表明,该厅具有良好的音质,受到了一致的好评,祈望能在国际优异的音乐厅行列中,占有一席之地。
 
建筑设计:林永祥(华南理工大学建设设计总建筑师)
装修设计:王中石(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公司总经理)
声学装修施工:钟一闻(广东省建筑装修集团公司) 
 

 

产品导航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深圳市建筑装饰材料供应有限公司销售部 普通商家  
联系人 王刚  
座机电话 13424393506  
手机号码 13424393506   
电子邮箱 wgang1128@sina.com  
其它联系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