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形势下 建材业上演跨界“双城热恋”
互联网 10-07-26 阅读数:
建材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抑制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形式仍然非常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矛盾仍然非常突出,淘汰落后任务仍然非常艰巨,节能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是建材业国内面临的种种困境。
外患
其一:近几年,外贸市场动荡之势又起,随着欧洲市场金融危机的二次探底,外贸市场的贸易保护又再一次兴起,这一次建材行业成为了主角,先是我国百名建材企业遭美诉讼索要天价赔偿,后是佛山陶瓷或将遭遇欧盟**大规模反倾销调查,我国输美石膏板遭美国方面的诉讼事件。世界银行5月26日发布的监测全球贸易保护措施的《临时贸易壁垒数据库》报告显示,中国出口商继续成为贸易救济调查案的头号目标,一季度47%的新发起贸易调查与82%的已完成的贸易调查均针对或涉及中国。这些都让我们看到,建材产品的外贸出口之路已愈发的艰难。
其二:近日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从7月1日起,调整2831项商品出口退税率。其中,涉及到家居行业的三个大类:家具出口退税率由11%下调至9%;陶瓷的出口退税将从8%调整为5%,陶瓷色釉料被归入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系列,其出口退税率直接由现在的13%调整为零;强化地板的出口退税率从13%降至5%,多层复合地板(包括竹地板)出口退税率从2006年9月的11%再次降至5%。
出口受阻,企业必然转向国内消化,寻求更广阔的市场,众企业纷纷效仿,寻求多元化发展,那么在内外交困的市场格局下,跨界经营真的能否成为企业的救命稻草?
跨界经营优劣势 多条腿走路还需谨慎
建材行业面临的种种不利现状,企业在生产的产品上寻求突破,那么长远看呢,是否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多元化经营,家居企业有广泛的市场空间,从消费者角度看,跨行整合后,庞大的产品群可以更好的满足于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从企业经营的战略看,跨界经营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市场,避免了同行业产品遭遇洗牌带来的市场波动,减少了企业的风险,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反,“因为专注,所以专业”这在行业内不是一句空话,但是,多条腿走路,多元化的发展似乎违背了这一规律,设想企业在设计、工艺和服务,能否跟得上同行业其它有多年经验的企业呢?
企业跨界经营处于摸索阶段,盲目的投入人力、物力,但是在产品的品牌,质量上缺乏十足的经验,产品无法严格把关就投入市场,这种多元化发展可能会拖垮企业。我国的建材业很大问题存在于生产过剩,产品质量,过度浪费达不到低碳环保的要求,这些参差不齐的产品大量投入市场,靠什么竞争?价格,无非又是一场价格战,久而久之,这样也形成了恶性循环,企业跨界经营不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后毁的不仅是企业,更是民族的行业精神,拖了中国企业走国际化行列的腿。
跨界经营优劣势,跨界经营的发展如何,企业尚需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