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火 给聚氨酯产业出了道难题
互联网 08-11-11 阅读数:
新标准与节能要求相左?
这两个规范拟修订的内容一披露,聚氨酯产业为之一震。
在这次聚氨酯行业发展论坛上,聚氨酯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这两个标准的修订提高材料防火标准,使聚氨酯应用受阻,影响的将不只是聚氨酯产业的发展,也将会影响到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实施。
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建材及建筑的能耗占能源总消耗的47.3%,建筑的单位面积采暖能耗是国际上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推行聚氨酯保温材料等新型建筑节能技术意义重大。
据了解,聚氨酯材料在保温、隔热、隔音性能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建筑的材料。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聚氨酯材料用于建筑领域的用量占聚氨酯市场份额的50%以上。中国聚氨酯材料用于建筑领域发展较晚,目前聚氨酯用于建材的比重也达到10%左右。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规定,到2010年我国城镇建筑需达到节能50%的设计标准;到2020年,新建建筑至少要实现节能65%。而要实现这样的建筑节能目标,聚氨酯保温材料的使用被寄予厚望。因为一般的建筑保温材料要达到50%或65%的节能标准,必须要达8em的厚度,而如果用聚氨酯保温材料只需3.5cm的厚度就能达到节能65%的标准了。其优势十分明显。因此,这两年,国内建筑行业正全面推广新型建筑节能技术,用聚氨酯材料替代岩棉、玻璃纤维、酚醛泡沫等传统保温材料。原建设部还在2005年10月专门成立了“聚氨酯建筑节能应用推广工作组”。
“如果聚氨酯保温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受到限制,那国家的建筑节能目标实现起来要难得多。”一位专家说。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聚氨酯制品专委会秘书长刘卫东告诉记者,现在修订中的两个防火设计规范,对空调风道板材料的规定指标限制了聚氨酯材料的应用。我们了解到欧盟标准,聚氨酯风道板是完全可以使用的,并且大量应用于包括医院、影剧院和机场在内的人员密集场所。而我们国家由于相关标准中有烟密度和毒性指标,这次修改的两个标准的原稿中还提高了某些指标,如将保温材料燃烧烟密度指标小于等于75提高到25。这使得聚氨酯等一大批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的新型节能材料无法进入这个领域。国内几条聚氨酯风道板生产企业的产品外销良好,在国内市场就受限,于防火设计规范的不合理指标。行业协会一直在和消防法规制定部门沟通,力求通过沟通,使我们的防火设计规范能够和欧美先进国家的防火要求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