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火 给聚氨酯产业出了道难题
互联网 08-11-11 阅读数:
9月20日,深圳龙岗发生特大火灾,由于损失惨重,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新出了一个规定,今后不准使用聚氨酯做室内装饰材料。这还不是**严重的。记者从前不久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聚氨酯行业发展论坛上了解到,目前,公安部消防局正在修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两个消防标准,其内容将不利于聚氨酯的消费使用。这一消息让聚氨酯产业有点着急了。为什么呢?记者专门就此进行了采访。
新标准影响有多大?
记者了解到,深圳“9 20”特大火灾的起火原因,是当时大厅里表演节目的演员向天花板打烟火道具枪,火花点燃了天花板的聚氨酯材料,很快天花板就冒出了浓烟。深圳龙岗卫生局提供的火灾伤员情况统计显示,在此次火灾受伤的59名伤员当中,48名均为吸人性损伤。为此,有关部门将该次火灾的原因归咎于该建筑在装修时大量采用未经过阻燃处理的材料。其中就有聚氨酯装饰材料。
针对这次事故,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张文华研究员指出,根据对聚氨酯材料所做的试验,聚氨酯材料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其成分主要是一氧化碳、氰化氢等,烟气毒性比较大。正因为如此,目前公安部已加快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两个消防标准的修订工作。其中《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拟新增加条款规定:“高层建筑的外墙保温隔热宜采用不燃烧体或难燃烧体,不应在外墙的内表面采用可燃性泡沫塑料作保温材料。”“当采用可燃性泡沫塑料作外墙保温材料时,泡沫塑料所有暴露表面均应采用厚度不低于10mm的不燃性材料作保护。”这一标准的修订将对聚氨酯材料在高层建筑的应用产生重大影响。修订的标准要求,即使在外墙的内表面采用可燃性泡沫塑料作保温材料,也应加厚度不低于10mm的不燃性材料作外保护层。聚氨酯业内人士指出,实际建筑施工技术和成本是难以达到这一规定的,现在一般的外保护层厚度只有5mm左右。因此,新标准如果实施。出于成本的考虑,很多的建筑商将难以考虑用聚氨酯做保温材料了。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王宗存则介绍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拟修订的部分内容:一是规定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宜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确有困难时,其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2级,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采用可燃保温材料时,应在外保温墙体上采取防火隔离构造措施。二是规定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应采用不燃材料,当确有困难时,可采用燃烧产物毒性较小且烟密度等级小于等于70的难燃材料;电加热器前后各0.8米范围内的风管和穿过设有火源等容易起火房间的风管,均应采用不燃材料。这将使聚氨酯材料难以进入一般建筑的空调风道材料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