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 钢材商人见面就问:跌了吧
互联网 06-06-26 阅读数:
据气象台消息,昨天,上海的气温创造了133年以来的新高,百年不遇啊,不留神就让咱们给碰见了。
连续四天的高温正在悄悄改变人们的生活,就拿朋友之间的问候来说吧,以前见面大多是一些诸如“吃了吗?”“过得还不错吧?”之类的客套话。这几天,“热吧?”成了许多人见面的问候语。钢材贸易商撞到一起,除了这句话,后面一般还要来一句:又跌了吧?满脸的都是无奈。
无奈的还有依然炎热的天气,今天早晨出门,发现树叶都是静悄悄的――眼巴巴地等着风雨的眷顾呢。
今日开盘,西本工程报价依然稳步回调,西本钢铁行情色标也继续显示为绿色。待各经销商的价格陆续挂出后,打了一圈电话,发现市场整体报价接近昨日水平,但弱势盘整的局面没有改变。电话中,一位市场人士小心翼翼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这次,螺纹钢跌得有点猛,像二级钢在3100元/吨关口应该有强劲的支撑吧。无论是从成本,还是从心理的角度考虑,他的话确实有一定道理。
应该看到,连续几天的价格回落不仅没有改变销售的疲软,更让市场信心遭遇空前危机――我们不会忘记,2005年我国钢材价格下跌的风暴始于进口铁矿石上涨的消息出台后。虽然当前建筑钢的价格风险与去年不可同日而语,但面对结果出台前后钢厂的态度,以及权威部门在事件前前后后的表现,市场仍然有理由保持观望,更有理由怀疑任何不合理的强势话语。这应该是整个行业的不幸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信心往往牵涉到每一方的切身利益。商家也不例外。
任何时候,建立信心却只能靠自己。
其实谁都知道,价格下跌与成交量不能成正比,但在销量不如意时,这个过程却又不可避免。现在的市场,以降价为手段的促销遇到了更大的危机,是否就意味着到了市场醒悟的时候?笔者以为,这样的局面已稍现端倪。如果说心态的不同和预期的区别仅仅造就了市场价格的差异,那么信心的恢复和绝望行情的产生就有可能催生市场的变化。
今天,据现货市场反映,商家报价更趋微妙:一方面低价资源仍然随处可见,另一方面部分前期快速降价的公司又将报价试探性地回抬。结果当然需要时间检验,但从某方面说,求变,是无奈之举,也是**选择。
时隔一日,今天的媒体对20日进口铁矿石谈判结果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内行的外行的,分析的懊悔的,说得煞是热闹。这种现象很有趣,只是不知道关注的人还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