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塔
发布时间 2025-11-04 11:19:13
产品描述
| 种类: | 厌氧塔 |
|---|---|
| 材质: | 碳钢 |
| 进水口尺寸 | 100 mm |
| 出水管口径 | 100 mm |
| 进水悬浮浓度 | 500 mg/L |
| 出水悬浮浓度 | 500 mg/L |
| 总功率 | 60 kw |
| 处理污水量 | 10 m3/h |
| 流量计规格 | 10 m3/h |
| 外形尺寸 | 定制 |
| 设备自重 | 5 t |
厌氧塔,也称为厌氧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设备,它通过在无氧环境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并转化为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同时实现污染物去除与能源回收。
工作原理与过程
厌氧塔处理废水的核心是一个复杂的生物链式反应,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水解酸化阶段:厌氧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将废水中的大分子、复杂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如单糖、氨基酸)。
-
产氢产乙酸阶段:上一阶段的产物被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等中间产物。
-
产甲烷阶段:专性的产甲烷菌利用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等,终生成甲烷含量较高的沼气。
为了高效完成这一过程,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和厌氧复合床(UBF) 是两种常见且高效的类型。废水从塔底进入,均匀向上通过高浓度的厌氧颗粒污泥床。这些颗粒污泥是微生物高度聚集形成的,具有优良的沉降性能和很高的微生物浓度,是高效降解有机物的关键。塔内产生的沼气在上升过程中还能起到搅拌作用,促进污水与污泥的混合接触。
核心结构与功能
一台高效设备的是实现其功能的硬件基础,其内部设计精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
塔体:通常是立式圆柱形结构,材质可选用玻璃钢、不锈钢或碳钢防腐,确保耐腐蚀性和结构强度。
-
布水系统:位于塔底,负责将进水均匀分布到整个反应器横截面,避免水流短路,确保废水与污泥充分接触。
-
反应区:主要包括下部的污泥床和上部的生物载体区(在某些类型如UBF中存在)。污泥床保有高浓度的厌氧颗粒污泥,是降解有机物的主战场;生物载体区则通过填料为微生物提供附着表面,进一步增加生物量。
-
三相分离器:这是关键部件,位于反应区上部。它巧妙地将沼气、处理后的水和厌氧污泥分离开来:沼气被收集至顶部导出利用,污泥沉降后返回反应区,处理后的水则从出水堰排出。
主要技术优势
相比于好氧生物处理等其他技术,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展现出显著优势:
-
高效能与低能耗:容积负荷高,COD去除率通常可达80%-90%。整个过程无需曝气,能耗仅为好氧处理的1/10-1/5,节能效果优秀。
-
能源回收与资源化:在降解污染物的同时,每去除1kg COD约可回收0.3-0.5立方米沼气,这种清洁能源可用于发电或供热,实现“以废治废"。
-
剩余污泥量少:厌氧微生物增殖缓慢,污泥产率远低于好氧工艺,剩余污泥量仅为好氧工艺的1/10-1/5,大大降低了污泥处理与处置的成本。
-
占地面积小:立式结构设计使得其占地面积远小于传统厌氧塘,非常适合于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
应用场景
尤其适合处理COD浓度不低于1500mg/L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在以下行业应用广泛:
-
食品饮料行业:如酒精、啤酒、屠宰、大豆蛋白、淀粉、柠檬酸等生产废水。
-
化工与制药行业:处理发酵废液、合成废水等,并能将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易生化的小分子。
-
造纸与印染行业:用于处理造纸黑液、印染退浆废水等,作为预处理大幅削减有机负荷。
-
市政环保领域: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等复杂污水,常与好氧工艺组合成A/A/O等工艺。
运行管理要点
要保证稳定、高效运行,在操作管理中需关注以下几点:
-
温度控制:厌氧微生物(尤其是产甲烷菌)对温度敏感。维持适宜的反应温度至关重要,中温消化宜控制在35-38℃,高温消化在50-55℃。冬季需注意保温和可能的加热。
-
pH值与碱度:反应器内的pH值应严格维持在6.8-7.8之间。对于缺乏碱性缓冲物质的废水,可能需要额外投加碱源以维持稳定。
-
营养与抑制物:需按比例投加氮、磷等营养物(建议C:N:P为(350-500):5:1),并严格控制重金属、硫化物、氨氮等有毒物质的进入浓度。
-
污泥管理:保持塔内足够高的污泥浓度(可达30-50g/L) 是高效处理的前提。需通过排泥控制适当的泥龄,并利用出水回流防止污泥流失。
-
沼气安全排放:必须确保沼气能够及时、顺畅地排出并妥善收集。一方面是为了回收能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沼气在反应器内积聚,导致浮渣层过厚或气压不稳定,影响出水水质和系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