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基“甲醇、二甲醚”联合生产发展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目前世界甲醇生产企业产能已开始呈现过剩苗头,我国一批甲醇在建项目即将投入生产,甲醇原料生产产能正处于迅速上升时期,而附加值高的甲醇下游产品开发能力则相对弱势、规模较小。针对甲醇和甲醇下游产品尤其是替代性能源二甲醚的发展现状,当务之急是必须调整好”甲醇-二甲醚”合成工艺的生产,避免煤化工企业一窝蜂上马造成的产能迅速过剩。
一、甲醇需求和产能均在迅速增长,投资和市场风险增大
据神华宁煤集团项目部总经理孙照亮介绍,2005年世界甲醇需求量超过了3320万吨,甲醇供应量约为3410万吨。预计2006年世界甲醇需求量为3800万吨左右,到2010年世界甲醇产能将达到5099万吨,需求量约4226万吨,过剩800万吨左右。今后5年内,亚太地区甲醇需求量将从每年1300万吨增加到1800万吨。
世界甲醇生产格局的变化导致消费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欧美、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已由甲醇自产自给国家转变为主要进口国,加拿大、东欧、中东等国家已成为甲醇的主要生产国。目前,我国甲醇生产企业大约有200家,但是整个甲醇生产格局呈现出规模小、分散的特点。产能在10万吨左右的只有中石化集团的四川维纶厂、大庆油田甲醇厂、上海焦化公司、榆林天然气化工公司、长庆油田中国天然气公司青海分公司等几家。2005年我国甲醇实际产量为535.6万吨,比上年增长21.6%,甲醇进口量为136.03万吨,出口量为5.45万吨,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甲醇消费国。
与甲醇消费量增长相比,国内甲醇的产能也在迅速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在建的甲醇生产能力**低达到1300多万吨,拟建的有2000多万吨,按照在建甲醇项目以及已经规划的建设项目产能计算,到2010年,全国甲醇年产能将达到5000多万吨。而近两年我国甲醇消费量仅维持在400万吨-600万吨左右,甲醇行业已显现出产能过剩的苗头。
虽然生产甲醇利润可观,但继续无序发展将有很大的投资风险和市场风险。甲醇市场评估机构-上海易贸信息咨询公司估测指出,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国内甲醇行业供不应求的状况将发生变化,迅速提高的产能将很快超过市场的需求。目前国内甲醇年产量达600万吨,但市场需求不到500万吨,除掉甲醇掺烧比例不规范的因素,在现有正常条件下,国内民用和工业使用甲醇数量应该维持在每年400万吨左右。
二、甲醇下游产品二甲醚市场前景广阔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总经理王俭介绍,目前,全球的二甲醚每年生产能力约为20.8万吨,产量约为15万吨。亚太地区二甲醚的生产能力占全球产能的32.3%,产量约为4.2万吨。二甲醚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已成为煤化工行业领域中的一个投资热点。目前国外二甲醚的主要生产厂家为美国Dopnt公司、荷兰AKZO公司、德国DEA公司等,其中德国DEA公司的生产能力**大,每年约生产6.5万吨。
目前世界上50%的二甲醚用做溶剂和气雾剂的推动剂,35%用于生产硫酸二甲脂,15%作为燃料和其他用途。据预测,二甲醚作为柴油的主要替代燃料,2005年亚洲地区的年需求量将达3000万吨。近年来我国二甲醚生产发展迅速,目前有20多家生产企业,总生产能力每年约为12万吨,已经占到全球二甲醚产量的一半以上。但生产呈小规模、分散化状态,仅有山东久泰、四川泸天化两家实现了2万吨产量。民用部分主要是掺入石油和掺入液化气,约占8万吨-9万吨左右。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发胶和各种喷雾剂,约占1万吨-2万吨左右,主要作为气溶胶、气雾剂和喷雾涂料的推动剂、合成硫酸二甲脂等。随着我国石油消费的迅速增长,二甲醚作为一个清洁型的替代石油能源和良好的掺烧能源渐渐得到市场的青睐,目前华东、华南液化气公司对二甲醚的需求量很大。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甲醇-二甲醚”项目销售处副处长黄斌通过对华东、华南市场的二甲醚市场调研指出,目前仅华南市场对二甲醚的需求就可以达到100万吨左右。由于国内二甲醚企业生产规模太小,二甲醚的需求量却很大,短时期内二甲醚供求比例严重失衡。
三、“甲醇-二甲醚”合成工艺优势明显,可降低甲醇生产的市场风险
二甲醚作为柴油的替代燃料,市场空间广阔,具有清洁、动力性能好、污染少、易储存等特点,综合性能远优于液化气、天然气、甲醇、乙醇等。中科院院士倪维斗表示,推进煤气多联产技术,应该适度发展“甲醇-二甲醚燃料”路线。每合成1吨甲醇耗煤约2-2.2吨,在汽油中掺混5%-15%的甲醇对汽油使用性能、经济效益几乎没有影响。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预计2010年柴油消耗量将达到1.1亿吨-1.17亿吨左右,国内石油生产已无法满足需要,每年要花大量外汇进口石油和成品柴油,这将威胁国家能源安全。如果按照二甲醚对柴油的替代率为5%计算,到2010年国内对二甲醚的需求量约为674万吨,以目前二甲醚的技术开发和规模发展而言,供求关系短时期内将难以改变。
在我国目前“煤多、油贫、气少”的能源格局下,国内气基甲醇、油基甲醇、煤基甲醇厂家纷纷希望上马煤基二甲醚,以实现“甲醇-二甲醚”两条腿发展战略。“甲醇-二甲醚”工艺不复杂,技术上也很成熟,经过脱水工艺之后,甲醇就可以变为二甲醚。一旦未来几年甲醇销路不好,甲醇企业可以把部分甲醇脱水制成二甲醚;而一旦二甲醚市场推广受阻,企业则以销售甲醇半成品为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甲醇-二甲醚”的新型发展思路。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甲醇-二甲醚”项目销售处处长姚敏认为,发展“甲醇-二甲醚”合成工艺,把二甲醚和甲醇合成技术捆绑在一起,还可以在技术引进时减少大量的投资和专利费用,也符合未来煤气多联产综合发展的战略。目前神华宁煤集团“甲醇-二甲醚”设计总规模为年产83万吨,其中二甲醚规模为21万吨,这个项目是目前国内外在甲醇合成及精馏和二甲醚合成及精馏工业化装置中设计能力**大的装置,预计2007年7月实现投产,从而迅速改变国内二甲醚生产规模太小、供求关系失衡的现状。
国家发改委鼓励适当开发煤基二甲醚,已成为未来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以减轻对石油依赖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是规避甲醇市场饱和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方面,二甲醚具有替代石油作为汽车燃料的可能性和优越性,由单纯的甲醇生产转向甲醇脱水生产二甲醚有着更好的效益,也符合目前我国增加自产燃料能源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二甲醚可以作为一种清洁的家庭燃料,但相对价格比甲醇更经济,燃烧比甲醇更充分,更加环保。因此,无论是从市场供需关系的考虑,还是从替代能源开发的角度出发,在未来的煤化工发展战略中,二甲醚作为甲醇的下游产品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国内外的甲醇和二甲醚市场以及消费分析看来,“甲醇-二甲醚”合成工艺发展,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