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醇产能大幅增长 2010年有望实现自给自足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为了满足国内需求,中石油锦州石化公司拟在"十一五"期间投资4.18亿元,采用自主技术和新技术相结合,新建一套15.0万t/a的异丙醇生产装置,形成规模化生产,并将实施异丙醇联产异丙醚,开发多牌号的异丙醇下游产品。届时该公司异丙醇的生产能力将达到25.0万t/a,成为亚洲**大的异丙醇生产厂家。预计到2008年,我国异丙醇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28.0万t/a。
2006年进口量出现回落
尽管我国异丙醇的产量连年增加,但仍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要,每年都需大量进口,且进口量逐年递增。根据海关统计,2000年我国异丙醇的进口量为5.46万t,2004年达到10.73万t,2005年进一步增加到11.19万t,2006年由于国内产量的增加,进口量降至9.58万t,比2005年减少约14.39%。
进口的异丙醇主要来自新加坡、韩国、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2006年这5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量合计达到9.09万t,约占总进口量的94.9%。其中美国的进口量为5.71万t,约占总进口量的59.6%;其次是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进口量分别为1.42万t和1.41万t,分别约占总进口量的14.8%和14.7%。
2010年国内有望实现自给自足
近年来,我国异丙醇的消费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1997年国内异丙醇的表观消费只有9.61万t,2002年增加到14.31万t,2006年增加到20.96万t,比2005年增长约5.70%,2001~2006年的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9.26%。2001~2006年我国异丙醇的供需情况见表1。
在溶剂领域,我国异丙醇主要用于油墨、涂料和制药工业,其消费量约占异丙醇总消费量的71%。在涂料中,异丙醇主要用作惰性溶剂以减少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可燃性如硝化纤维素清漆;在制药方面,主要用作抗生素、维生素萃取剂和药品胶囊清洗剂等;在油墨中,主要用作水基涂料的助剂和稀释剂,醇溶油墨能够解决甲苯类油墨对健康所产生的危害以及溶剂残留影响包装食品质量等问题,近年来醇溶油墨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涂料生产国,同时行业合资合作和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涂料向高档化方向发展,国外许多大型涂料生产商纷纷在我国投资建设高档涂料生产装置,加上交通、汽车和建筑等行业快速发展的拉动,我国涂料行业对异丙醇的需求将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2004年我国油墨的总产量为23.8万t,2006年增长到34.8万t,年均增长率达到20.9%。随着国内包装品、广告、出版等行业迅速发展,对油墨等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相应对异丙醇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我国制药行业是我国传统的精细化工领域,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出口形势看好。由此可见,在今后几年,我国异丙醇在溶剂方面的应用仍将发展迅速,预计到2010年对异丙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20.0万t。
在化学中间体领域,我国异丙醇主要用于生产异丙胺、异丙醚以及一些酯类,其消费量约占异丙醇总消费量的22%。目前我国有20多家企业生产异丙胺,总生产能力约为2.5万t/a,但由于生产规模相对偏小,工艺技术落后,装置开工率并不高,年产量在1.0万t左右,约消耗异丙醇1.1万t。同时我国传统的医药、农药行业出口势头看好,医药原料和中间体也有相当量的出口,因此该领域对异丙醇的需求量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预计到2010年,我国化学中间体领域对异丙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0万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