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市场陷入了低谷,发展举步维艰的原因在哪?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地板行业原材料、劳动力等因素压缩了地板企业的利润空间,也产生了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但对大品牌企业来讲却是再次提升自己的机会。品牌企业要不断提高企业的文化附加值,告别单纯的“价格战”,还要会打“感情牌”,提高企业文化传播力,使企业品牌迅速上升为企业文化。
至今为止,中国的地板行业发展不到十年,但整体地板凭其健康环保、可量身定做等个性化特点而受到消费的欢迎,其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限购”“限贷”使地板市场陷入了低谷,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有业内人士讲,地板行业的门槛较低,许多厂商都抱持短线操作、见好就收的想法,多数企业为了眼前利益而出卖长远利益。很多地板企业根本不在产品研发、质量控制、规模效益以及销售服务上花费力气,导致企业产品设计能力低下,创新能力弱。这是导致地板行业产品严重同质化的主要原因。
对于刚刚起步的成都地板企业而言,模仿策略无疑是快速立足市场的一条“捷径”,但这是企业在发展初期阶段的权宜之计。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抄袭、模仿难有作为。随着地板行业的不断成熟,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产品创新能力弱,很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与信任。因此,增加创新的投入,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及服务质量,是企业立足市场的不二选择。
地板品牌厂家没有研发、生产原材料的能力,所以只能采购半成品,回来再加工,进行二次销售。原材料是从供应商那里采购的,但是很多地板品牌为了省事,连研发都免了,直接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样式进行开发、组合成产品,这样的话,导致的是很多终端专卖店的产品几乎一模一样。而不同品牌之间的价格差异,让消费者觉得不可思议。厂家少投入研发,是这方面的主要原因。
家具由于其特殊的环境而导致一些材料不适合用于房间。在欧洲较成熟的材料以刨花板、中纤板、实木为主,特别是中纤板更是占到了70%~80%的市场。另外由于目前国家对地板家具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也十分常见。如E2级的板材冒充E1级、E0级,样品与交货不一样。另外即使是同等材质也会由于生产工艺不同而在质量和环保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行业高度分散,市场集中度低:成都地板市场集中各地区的建材市场上数十个品牌。如此众多的品牌在两三年内相继涌入,造成了目前地板市场拥挤不堪、良莠不齐的局面。这必然带来厂家竞争的加剧和过早依赖价格手段。为求得生存,多数企业不得不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想方设法在生产和销售环节降低成本,导致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结果是消费投诉增加、行业形象受损。
来源:http://www.eurosro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