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南京幕墙胶好坏?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在当前原材料涨价的大背景下,市面上出现了相当多的充油硅酮耐候胶产品,以低价吸引用户。今天文章中我们给大家详细介绍硅酮耐候密封胶充油的危害,分享鉴别充油胶的“薄膜法”以及市面上充油硅酮耐候密封胶在薄膜上的表现。
1、硅酮耐候密封胶充油的危害
硅酮耐候密封胶充油,会导致耐候密封胶开裂、粉化、硬化、流油等问题,以致密封胶过早失效,从而导致幕墙漏水、漏气,能耗上升,影响正常使用。充油硅酮耐候密封胶出现开裂、硬化,甚至粉化,危害幕墙现象,如下图所示。
充油硅酮耐候密封胶还会对石材、铝板等造成渗透污染。这种污染不同于垂流污染,是不可逆的,无法通过清洗去除。
如充油硅酮耐候密封胶与中空玻璃有接触,所充矿物油还会迁移渗入到中空玻璃,导致中空玻璃的一道密封丁基胶被溶解而出现流油、彩虹现象。
2、充油胶的鉴别方法
要判断密封胶性能的好坏,许多人会通过将密封胶挤成胶条,待其固化后对胶条进行反复拉伸来感觉密封胶的强度、弹性。这种方法对于不充油密封胶来讲,确实是非常简便的,但是,却不适用于充油的硅酮密封胶。由于白油从硅酮密封胶中挥发出来的过程持续时间较长,通常需要几个月时间,因此充油密封胶在刚固化的时候,白油还在密封胶内部,这会使密封胶拉起来弹性非常好,这也是很多人受骗上当的原因。一开始,密封胶弹性挺好,项目顺利验收,结果过了几个月,白油大部分挥发掉了,密封胶就收缩、开裂、脱胶,导致幕墙、门窗漏水,但是工程已经验收了,钱已经结算完了,甚至很多时候找不到施工队了,只好自认倒霉,重新花钱找人进行修补。有些密封胶添加的白油较少,出问题的时间会拖到1-2年之后,过了施工单位承诺的无偿保修期,业主就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鉴别方法一:国家标准检测方法
为限制在硅酮密封胶中添加白油的行为,国家专门制订了检测硅酮密封胶中白油添加量的试验方法标准——GB/T 31851-2015《硅酮结构密封胶中烷烃增塑剂检测方法》。该标准适用于以热重分析、热失重或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定量或定性检测硅酮密封胶中的烷烃增塑剂(白油、液体石蜡)。但是这三种方法需要专门的实验仪器甚至是精密仪器,在一些专门的检测机构、实验室才能检测,且所需费用不菲,适合专业的技术鉴定。对于一些没有实验设备,但又希望迅速判别密封胶中是否填充了白油的场合,比如工地现场,则无法适用了。
鉴别方法二:薄膜法
该方法只要将待检测硅酮密封胶涂在一定厚度的聚乙烯(PE)塑料薄膜上,刮平,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密封胶边部的塑料薄膜是否平整即可,如果塑料薄膜变得不平整,那么该密封胶就有99%的概率添加了白油。
对于未开封施打的密封胶,将其打在平整的塑料薄膜上,成“口”字型,并尽量均匀地刮平至胶厚度约1-3mm,放置24小时后观察薄膜平整度。
第二天看结果,左侧薄膜表面不平整,与之接触的密封胶添加矿物油的概率非常高。反之,右侧薄膜保持平整,与之接触的密封胶则不充油。充油越多,薄膜收缩越明显。
原理分析:“薄膜法”主要是利用PE膜遇到白油表面会变得不平整这一特性来判断硅酮密封胶中是否添加了白油的。白油是烷烃的混合物,在分子结构上,与PE接近,因此可以扩散到PE膜中去。PE膜在生产过程中,为使表面平整,在冷却定型时施加了一定的外力,虽然不大,但是在PE膜的分子内部存在一定的内应力。当白油扩散到PE膜内部时,减弱了定型聚乙烯高分子的外力,使聚乙烯高分子的内应力得以释放,这些聚乙烯高分子链发生扭转、收缩,从而使PE膜在宏观上表现为不再平整。而不充油硅酮密封胶中的有机硅聚合物由于分子结构与PE膜差别很大,不会扩散到PE膜中去,因此不会造成PE膜的形变。
3、膜法鉴别硅酮胶实验研究
中国建筑防水2018年第22期由白云化工周平等人发表的《采用“薄膜法”鉴别“充油”硅酮密封胶的试验方法研究》,该文将塑料薄膜种类、厚度、环境温度、硅酮密封胶白油含量等因素对“薄膜法”不平整情况的影响进行分析。下面硅硅君作简要讲解。
4、实验结论
1)薄膜法测定硅酮密封胶中是否填充白油,具有非常好的重复性。
2)薄膜法检测硅酮密封胶中白油含量时,PE膜隆起的高度受薄膜厚度、充油量、密封胶具体的配方、白油种类、观察时间和试验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
3)常见的其他种类密封胶增塑剂,如硅油、PPG、DIDP 等,不会导致PE膜表面不平整。
4)使用10~15 丝厚度的PE 膜,在室温下打胶24h后进行观察,可以有效判断硅酮密封胶中是否填充了白油。薄膜法准确率高,操作简便,是在没有试验设备的情况下判断硅酮密封胶是否添加白油的既简便、又科学的方法。
5、薄膜法鉴别市面硅酮胶
“薄膜法”以其操作简单、快速有效的特点可以应用于项目工地现场、项目采购人员办公室等场合,为众多密封胶使用者识别劣质充油硅酮密封胶提供了方便。试验人员从市面上收集到6家不同品牌的硅酮耐候密封胶胶样,用薄膜法进行测试,发现竟有3家品牌胶样会导致薄膜收缩,检出率高达50%,如下图:
当用薄膜法测试,发现塑料薄膜收缩起皱时,填充矿物油的概率是很大的。如需进一步确认,可送相应检测机构用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做进一步鉴别。
通过样品收集测试,市面上有部分硅酮密封胶生产企业,采用了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在耐候密封胶中掺杂相当量廉价的矿物油取代价高的有机硅原材料,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及取得市场价格优势的目的,丝毫不考虑产品质量下降所造成的严重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用户在选用过程中一定要擦亮眼睛、积极鉴别,不要选用这些“以次充好”的耐候密封胶而造成损失。
幕墙本是城市**美的一道风景线!然而,若因为密封胶充油或其他形式的降低品质,导致美丽的风景变成了难以抹灭的大疤痕,甚至埋下了一个个安全隐患.!硅硅君相信这个结果肯定不是每一个幕墙从业人员的初衷。因此,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捍卫我们的每一个作品,献礼美丽中国建设,一起行动起来:拒绝充油胶、拒绝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