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阶反应型防水粘结层,桥面防水层铺装施工质量标准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二阶反应型防水粘结层,桥面防水层铺装施工质量标准
【产品简介】
二阶反应型防水粘结材料,该产品是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属国家重点科技推广项目,经国家部门的专家鉴定,达到同类产品的**水平。产品经交通部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测试,全部技术指标均符合JC/T975-2005标准要求;采用特种国产沥青或进口石油沥青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表面活性剂及多种化学助剂,SBS热塑性橡胶为辅助原料,在掺加大剂量的高分子聚合物树脂进行改性,生产的一种新型复合防水涂料。
【产品特性】
1,粘结性能优良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二阶反应型桥面路面防水涂料
防水粘接层固化后与水泥混凝土桥面板,与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之间的粘结力和剪切力均可达1.0MPa以上,完全可以抵抗一般情况下(没有弯道,没有长下坡路段)车辆荷载对铺装层间产生的剪应力(一般剪应力为0.4MPa左右),同时,亦能满足长下坡,弯道地区的粘结力要求(一般剪应力为1.0MPa)。故二阶反应型防水粘结材料能满足任何桥面铺装关于粘结的要求。
2,防水性能优越
二阶反应型桥面路面防水涂料 防水粘接层固化后能形成一层高弹塑性的膜状防水物质,渗水系数为零,防水效果优良。
3,抗破坏能力强
同时能有效抵抗涂布后行人,车辆的碾压破坏,同时还能有效抵抗热沥青混合料摊铺时热沥青混合料的破坏。
4,环保
二阶反应型桥面路面防水涂料
防水粘接层是一种反应型的防水粘结材料,不同于溶剂型防水粘结材料,不含有机溶剂,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
5,施工方便
与其他防水材料施工方法相同,采用人工施工或者简单机械喷洒施工,施工方便。
【技术指标】
二阶反应型桥面路面防水涂料 防水粘接层,产品执行JC/T
408-2005和JC/T975-2005《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标准。
【适用范围】
可用于路面防水,桥面防水,可防止由于混凝土桥面渗水而引起的钢筋腐蚀,提高梁体的使用寿命。
【施工方法和步骤】
1,施工工具准备:施工前应备好拌料桶,喷涂机械或**鬃刷。
2,基层要求:桥面板表面不得有松散浮浆,掉皮,空鼓和严重开裂现象。
3,表面平整度应符合桥梁规范要求,垂直排水管上口的标高应低于基层标高,排水口必须与基层安装牢固,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
4,基层应干净,干燥,无积水。
5,基层处理:基面不得有尘土,浮灰,杂质,油渍等,做防水层前可用空压机,净水,去油剂等将表面处理干净,如有混凝土,砂浆等结硬杂物,应将其打磨掉。
6,基层的坚实,干净,干燥等要求都达到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防水施工了。在做防水施工时,应本着先处理阴阳角,管根,地漏等节点部位,再进行大面的防水施工。因为工序的颠倒可能会导致节点处理不够全面,不够细致。而节点又是防水薄弱部位,是重中之重。所以应该在施工初期就把这项工作处理好。
涂料建议用量:1.0-1.5kg/㎡,涂膜厚度一般0.8-1.0mm。
7,全部的防水层施工结束以后,还要进行后期的保护。有很多例子表明,涂膜后做闭水试验保证不漏水,但是全部装修完成之后闭水试验仍存在渗漏情况,这说明后期破坏对防水的影响也很大。保护层施工,建筑附件的安装等都要合理安排工序,尽量减小对防水层的影响。
喷洒施工:面积不大时,可人工手持喷枪施工,由工作人员手持喷枪,均匀地涂布。面积较大时,也可采用沥青洒布车进行洒布,但需要严格控制洒布量,洒布需均匀,注意,采用喷洒施工时,洒布完要及时清洗管道,以免堵塞管道,同时注意使用大桶时必须搅拌均匀,以防止空气倾入。
为达到好的施工效果,二阶反应型桥面路面防水涂料 防水粘接层采用两次分次实施,常温第1次和第二次实施之间的时间间隔时间在4~8h,AMP-100施工12小时,即可进行沥青层的施工。
【包装及储存】
1,施工温度在0~35摄氏度为宜,雨天,冰冻期不宜施工。
2,包装产品用带盖铁桶包装,每桶重量为50kg和200kg规格。
3,运输中防止雨淋,曝晒,挤压,碰撞,保持包装完好无损。
4,产品贮存期为6个月,应贮存在0℃以上的仓库,夏季应避免阳光暴晒。
二阶反应型防水粘结层测试、参数 防水粘接层,施工可用机械喷涂也可用人工涂刷,干燥快,工期短。由于个地方的气候和天气条件不一样,所以不能一刀切地认为涂膜后两天或者三天就可以进行闭水试验。建议在做闭水实验前要确认涂膜充分干燥,涂膜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二阶反应型桥面路面防水涂料 防水粘接层价格和施工工艺请致电咨询莱施克防水。
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照高质量发展水准,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基础设施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绿色交通占比不高,能耗排放问题突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薄弱,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安全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精准发力,调结构补短板,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破解城市交通拥堵;形成广覆盖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促进交通建设与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构筑多层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促进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城市交通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实现出行服务快速化、便捷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眼“全出行链”“全供应链”,提供一站式“门到门”**服务;客运建成大城市“1小时通勤圈”、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全国主要城市间“3小时交通圈”;货运发展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建设高效快件运输体系,形成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3天送达的物流圈;加速共享交通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改善农村客运服务,创新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大力发展绿色交通,促进土地、海域等资源的集约利用;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大城市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公共汽车为主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营造宜人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提升交通安全水平,构建完善的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应急救援能力,解决道路交通伤亡率过高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深化国际合作,构建联通周边、服务世界的重要通道,建设综合交通国际门户枢纽,布局海运、民航、铁路全球服务支点;打造国际**交通企业和品牌,提升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