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资收购外资凭什么?——记鸿雁低压电器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中国的改革开放让外资企业分外欣喜,对于他们来说,中国潜力无穷是一个值得去大力开拓和重点投资的市场,收购内资成为了当时**常用的方式之一。通过收购、合资形式以管理、技术、资本等优势资源换取内资企业的市场和渠道,如大宝被美国强生收购、联合利华控股中华牙膏、美国庄臣收购美加净、达能收购乐百氏……
在低压电器领域,有这么一个民族品牌将外资股份收购了,这也着实让民族企业扬眉吐气了一回。
成立于1981年的老牌国企鸿雁电器到了90年代末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一直不安心于只做开关插座的单一产品,寻求在电气领域的进一步延伸。早在1999年,鸿雁电器和来自于德国的GEYER品牌各出资50万美元成立了杭州鸿雁盖伊尔电器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小型断路器、漏电保护器类产品。当时这个项目,也是杭州市低压电器行业**家中外合资类企业。双方约定的在产品上打的不是“鸿雁”商标,而是“GEYER”
(盖伊尔)品牌,不打自家商标这个事对当时的鸿雁电器来说,是首列。应该说,当时鸿雁方的领导人还是很有创新和自我挑战精神的。
合资公司成立后,一直采取从德国进口零部件,运到杭州组装的方式进行生产。当时的EC系列断路器受到了杭州休博园、黄龙体育中心、空客A320系列飞机中国总装线等高端客户的青睐。双方的合作一直很愉快,这样的合作大概持续了有10年,到了后期,鸿雁集团副总裁吴明分管鸿雁盖伊尔公司时,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做研发出生的吴明不满于盖伊尔方在产品研发和创新上的小投入,以及当时GEYER与施耐德、ABB、西门子等电气巨头平起平坐的高定位、低市场投入的表现,决定与德方进行一场谈判。通过王米成总裁、吴明副总裁等组成的高端谈判小组经过多轮艰苦谈判,**终决定由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收购盖伊尔方50%的股份,这个工作一直持续到2012年11份完成。至此,杭州鸿雁盖伊尔电器有限公司成为了全资的内资企业。
在GEYER品牌上投入了10年之久的杭州鸿雁盖伊尔电器有限公司凭什么敢于放弃,从新启动“HONYAR”品牌(注:鸿雁电器为推动国际化进程,在2008年前后推动该英文商标)呢?在与现任公司总经理姜军红交流后得知,鸿雁电器的胆识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中国电气行业30多年的品牌基础和用户沉淀,从设计院电气工程师到终端用户,从房地产开发商到施工建设单位无不对鸿雁品牌的信任和关注;另一方面是这几年鸿雁在产品研发上的大胆投入和技术创新以及在客户需求研究、市场投
本文来自: 杭州鸿雁电器公司网站(www.hongyan.com.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hongyan.com.cn/news/TypeNews.asp?id=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