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行业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优胜劣汰趋势渐现!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主要从事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利润率较低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门窗行业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随着全球经济衰退引发的经济转型大潮蔓延,要求企业加大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呼声越来越高,倒逼中小门窗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
不过,虽然经济危机正好可以倒逼中小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但受到国家楼市调控政策影响,国内建材家居市场在 2012
年延续了衰退的走势,门窗行业也不例外,生存已经超过转型升级成为中小企业的**目标。
门窗业的转型模式,难点之一是代工企业的转型。由于历史原因,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门窗产业,承接了国际门窗生产制造中心的转移,并借助自身的种种优势和先天禀赋,成就国际**大门窗产品生产国、出口国,这其中,为国外企业和品牌的代工模式,既成就了门窗业的一度辉煌,也酿就了门窗业现在的苦果。自主品牌的缺失,创新的乏力,让国内门窗产业长时间处在产业链的**底层。在成本优势丧失、市场遭遇寒冬之际,国内门窗业呈现出哀鸿遍野之势。
代工企业转型,一方面是力推自主品牌,通过品牌**度和影响力提升品牌溢价能力,扩大盈利空间,另一方面是通过创新、设计等要素提升代工企业的品质和水平,提高产品竞争力,虽仍是贴牌,但增加盈利点。
门窗业由低端向高端的模式转型,不仅是淘汰落后产能,进行行业洗牌的初级阶段,更包括由单一的量增发展模式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转变,摒弃只依靠外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入质量效益作为发展模式立足点的科学发展模式,从而整体推进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
因为门窗业目前没有什么入门标准,销售过程灵活性较大、创造性强、基于购买对象的个性要求较大,行业不规范,同时,廉价劣质材料和非环保材料的大量采用,引发了“价格战”,而交易过程充满了不规范的服务和极差的产品交付,又驱使“价格战”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导致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集中度过低,严重阻碍了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优秀企业发展的步伐。
整合将淘汰大部分企业中国门窗行业发展初期,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投入少、经营管理灵活而在市场上如鱼得水,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小企业存在的质量管理疏松、生产技术落后、营销理念滞后等缺陷也暴露无遗,随时面临被淘汰出局或兼并的局面。
门窗业由低端向高端转型,是门窗业模式转型的基础。商业模式的转型,已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从国内到国际,在产品、技术创新之外,商业模式的创新被视为重要的创新内容。盈利模式、营销模式、品牌模式、发展模式等的转型,都将带给门窗业一片春天,关键是门窗业如何创新、如何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