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钢型材企业的发展形势与未来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中国塑钢型材的规模化生产是从大连实德集团1995年引进设备开始的,目前我国塑钢型材生产能力已经达到500万吨/年。大部分厂家产能不能充分发挥,存在严重的生产过剩和同质化竞争。目前生产规模**大的是芜湖海螺型材股份有限公司,其次是大连实德,浙江中材,江苏淮海、江苏华宏,山西中德等。我国塑钢型材目前通用的国家标准是GB/8814-2004,获得国家**的企业也是参照此标准生产的。与欧美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型材的种类单一,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大部分是60MM
平开门窗系列型材和80MM 推拉系列门窗型材。以上两种规格占到总消耗量的80%以上。
塑钢型材市场产能严重过剩,低质低价竞争现象严重。上游原料主要是PVC、下游主要是塑钢门窗生产企业。塑钢型材市场目前面临产能严重过剩、技术门槛低、低质低价过度竞争等问题,全国产能约420万吨/年、生产线4300多个,而实际年需求量约150-180万吨(每1吨型材可覆盖门窗面积约120平方米);平均单个生产线产能仅约0.1万吨/年,行业内小规模企业众多、协会管理能力不够、低质低价竞争现象严重,对大型品牌型材公司非常不利。
PVC价格高企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冲击。从塑钢型材生产原料的重量来看,PVC占比在75%-78%,目前PVC价格在8500元/吨左右,而白色塑钢型材的价格约1万元/吨,所以,PVC价格的高企对塑钢型材成本产生了重大冲击,并导致公司主业型材的毛利率出现明显下滑,从而导致业绩下滑。塑钢型材市场的充分竞争性导致PVC价格上涨无法向下游型材门窗或工程公司转移,而未来数月的PVC价格可能仍然较为坚挺(与能源价格具有正相关性),所以,今年未来几个月期望PVC价格下跌改善公司毛利率水平的可能性非常之小。
企业发展趋势
从欧式到美式:欧式型材目前是市场主流,但美式型材发展很快。这是由于一些出口美国的塑钢型材生产企业拉动的。
由于美式提拉窗具有活泼、美观、结构精巧,线条细腻、极富装饰性,高采光率、高透视率等优点,已经深得消费者的青睐。由于欧式型材在中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美式型材短期内无法取代欧式型材在中国的地位。
从白色到彩色:
彩色型材改变了塑钢门窗以往单调的白色,能够与建筑物整体色彩**搭配。目前彩色型材市场占有率迅速攀升,特别是一些高档住宅小区广泛应用。
企业发展方向:
1、开发高毛利率新产品。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有数千万,行业内大型公司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如公司彩色塑钢型材的价格约1.2万元/吨,毛利率在10%-20%,而目前白色型材的毛利率远低于10%;另外还开发出各种木纹共挤和覆膜异型材,2011年异种型材的销量占比达到20%,而2010年为15%。异种型材的价格、毛利率都要高于白色型材,但在推广使用上仍有一个过程,新产品的推广可抵消一部分PVC价格波动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的重大影响。
2、向下游门窗拓展业务。公司已生产出多种节能型门窗,正处于逐步打开市场的过程,目前在收入中比重不足1%,目前的销售情况不是很理想,但预计今年可以实现正收益。对于公司来说,期待国家出台政策提高节能门窗标准,这将有利于公司节能门窗的推广。与塑钢型材门窗具有相互替代效应的是节能型断桥铝合金门窗,但后者的价格是前者的2倍,所以,从性价比来看,塑钢节能门窗的市场前景更好。
3、生产基地区域性布局降低成本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对于全国**的塑钢型材公司来说,生产基地的合理布局将能够更大的发挥规模效应,公司的管理能力也将支持这种区域性布局,长期以来公司的管理费用率均在2%左右。一方面,在PVC等原料充足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当地采购可有效降低原料成本;另一方面,不同的生产基地覆盖不同的区域市场,减少自身内部竞争,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并降低运输成本。
川源塑胶-塑钢型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