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当头,“烃”天由命?|榆林金秋煤炭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天然气和石油是烯烃传统的主要生产原料。中国当前能源矿产结构特点是多煤、少气、缺油。目前国内烯烃生产主要基于石脑油裂解,因此可以说石油进口依存度有多高,聚烯烃工业的对外依存度就有多高。1993年开始,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至2009年年末,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的“国际警戒线”,进口量达到2.04亿吨。这也说明,虽然近两年来国内聚烯烃有大量新上装置投产,进口量也一直控制在总消费的40%以下,但实际上我们对于国内市场的控制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
原油对于聚烯烃行业的意义一如铁矿石之于钢铁行业。煤制烯烃技术的成熟应用正是扬长避短,确保了聚烯烃行业的原料供应安全。另一方便,原油在能源领域的作用仍是不可替代的。煤制烯烃将大大降低对传统方式生产烯烃的需求,等同于提高了单位原油的汽柴油产量,在确保中国能源安全方面具有更为积极地意义。
中西部是中国主要煤炭产区,然而当地工业基础薄弱导致资源利用不足,煤炭生产很难对当地经济产生全面拉动。煤制烯烃属于典型的深加工产业,必须建立在原料产地以降低原料成本,大型工业的建立必将对当地经济产生广泛的拉动作用。聚烯烃是现代工业中重要的基础原料,原料供应的增加也将对制造业内迁提供有利条件,这也符合当前国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而中西部制造业的繁荣也将反过来从需求方面进一步促进聚烯烃行业的增长煤制烯烃产业将因此快速提高其在中国化工产业中的地位。因此,从一个良性循环的角度来看,煤制烯烃将是推进中国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但事有两面,煤制烯烃的优势是成本和资源充足,但煤炭本身是中国用量**大的工业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