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内煤粉能被火把点燃且形成火焰需要一定的浓度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对于以煤粉作燃料且采用火把点火的窑来讲,难点之一是温度不易控制,因为在回转窑内煤粉能被火把点燃且形成火焰需要一定的浓度,尤其是检修后冷窑点火烘窑时,由于窑内和二次风温度都很低,煤粉燃烧速度和火焰传播速度都较慢,因此着火浓度下限较高,当达到了着火浓度能够点着并形成火焰时,所发出的热量就大大的超过了所需的热量。温度无法控制,一个小时之内砖面温度就会升到500℃以上,使碱性砖受到了一定的挤压操作。
由于碱性砖的热膨胀系数大,1000℃的膨胀率大约为1-1.2%,文献指出:“升温至1000℃且砖衬中应力松驰尚未出现前,可导致300N/mm2压应力,这相当于十倍普通镁铬砖的结构程度,六倍直接结合镁铬砖、白云石砖和尖晶石砖的结构强度,因此,任何种碱性砖都承受不了”,该文献同时指出,“窑体受热膨胀率可部分补偿衬内的膨胀率达0.2%-0.4%,为1000℃下普通镁铬砖热膨胀率的1/3。但这是在热平衡条件下发生的作用,故特别在点窑时烘窑速度要慢,使窑体温度缓慢上升,才能发挥窑体的补偿作用。”这是使用碱性砖的关键所在,因此《水泥回转窑用耐火材料使用规程》(试行)专门于第五章**节对窑衬的烘烤和冷却作了明确的规定。在烘窑升温过程中,尤其在砖面温度300—1000℃区域内,升温速度一定要小于60℃/h。这在理论上是很清楚的,在执行中确有一定的难度。
为此,我建议采用双油流油枪,小时喷油量在100—1000kg之间可任意调节,喷咀前压力在1.0-2.OMP之间即可得到满意的雾化,开始时用油烘窑,到一定温度后采用煤油混烧以节约用油。砖面温度超过1000℃后(在有火焰的情况下砖面暗红色)改为烧煤,可较好控制升温过程。
难点之二是每次用10—20几个小时烘窑,生产管理部门在观念上不易接受,有时连推行8—12小时烘窑都有困难。
本文来源:www.huizhuanyao.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