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木门行业抄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发布时间   阅读数:120

        在木门等家居行业中普遍流传着“饿死不要饭,屈死不告官”的说法。抄袭现象其实是木门等家居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上世纪90年代,家居市场供不应求,消费者对个性化的设计需求尚未达到一个顶峰。而目前,随着市场同质化现象的上升,未来家居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依靠设计。在这样一个速食化时代,木门等家居产品的抄袭也是市场所致。         模仿,抄袭,这在国内木门行业早已经司空见惯。一款新设计的木门推出,没几天时间,各式模仿的版本就遍地开花。有些木门,同一个款式,在不同的门店都能够看到。除了材质以及做工不同外,单就外观看,各个厂家的木门其实都差不多,无所谓谁抄袭谁。“对于木门行业的这类抄袭现象,重视研发和原创设计的企业也非常头痛,可也没办法。有时,即使申请了专利,因为维权成本等原因,也不得不放弃维权,抄袭难以控制。”某木门企业经理表示,每次的木门展会,参观新品的人都非常多。这些人中,有不少是业内同行。他们在参观的同时,顺便也就扮演了“商业间碟”的角色。         十年前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激发出空前的市场需求,木门企业伴随着装修装饰业的发展得以茁壮成长,木门产品 也逐渐进入普通老百姓的视野。木门从纯粹的工程销售走向“工程+零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由此,也带动木门企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春天。木门巨大的市场蛋糕吸引了众多木门后来者加入,2008年以来,一些规模化的家具、地板企业和投资公司也纷纷开始进军木门市场,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照抄照搬”的问题。         于是,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许多中小木门企业舍弃了“研发-生产-销售”的传统模式,而是采取了走捷径的方式——“生产-销售”。因为研究开发一款新产品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和费用投入,且有一定的市场风险,有可能叫好不叫座。门企老板有的从国外带回来一些门的样式,有的是通过市场反馈,模仿目前市场上的畅销产品进行生产,都是较为节省成本的做法,被竞相效仿.         木门等家居行业的侵权行为一般集中表现为外观设计方面,而外观设计申请专利的时间周期也较长,走完一整个申请流程一般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而木门等家居行业是一个更新频率高的行业,等到企业拿到外观设计专利时,产品都可能已经换代了。再来就是外观设计是否侵权很难界定: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只有产品外观具有80%以上的相似,才可确认为抄袭,这就意味着抄袭者只要对原来的外观设计进行部分修改,就可以避开法律定义上的抄袭。**后则是维权成本高昂。不仅要支付维权的费用,而且即使胜诉也有可能无法得到高额的赔偿。

产品导航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四川省郫县泰来贸源有限责任公司 普通商家  
联系人 负责人  
座机电话 400-6464-001  
手机号码  
传真号码 028-87888531  
电子邮箱 757246436@qq.com  
其它联系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