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金意陶柳州经销商潘永杰先生
潘永杰先生侧记:
9月21日笔者赶往广西柳州,协助金意陶经销商筹备次日举行的思想馆开业典礼;与潘永杰先生**次见面就在思想馆里面。闲谈间,潘先生显得风趣、豁达,但一张阔脸时常泛起红潮,反映出其热诚又略带腼腆的待客之道。
21日傍晚,笔者偕同潘先生驱车出郊外10余公里,迎接金意陶董事长兼总经理何乾先生一行;随后晚宴,随之陪同领导参观思想馆,再到次日思想馆开业,笔者始终得以跟随左右,了解便多起来。有一个细节,潘先生多次提及8月31日KMBA班上流通业大师马瑞光的讲课,多次复述精辟之句并提炼出个人感受,其细心与重视程度让笔者大吃一惊。
一个判断随之跳出来:这是一个学习型的老板!
像其他经销商一样,潘先生对金意陶及何乾先生多有溢美之词,但如果流于空泛,也就不足一提;这个经营建材生意20多年的流通商确实是很有思想的,甚至在论及其发展思路时,考虑到商业秘密,他不愿和盘托出。因此,哪怕你要挑剔经销商缺乏对宏观背景的了解,但是,你不得不赞叹他们对实操层面把握的精准:对陶瓷厂家与终端的理解无不十分前沿而清晰!
观念革新
从卖瓷砖到为消费者解决问题
笔者:恭喜潘总!我看了一下,柳州新风建材市场比较破旧一些,但金意陶思想馆非常亮色。
潘总:谢谢。新风建材市场是柳州**老牌、**繁华的建材市场,从量上来看,70%的陶瓷销售都集中在这里,因此思想馆的位置可谓得天独厚。
笔者:看得出潘总对思想馆充满信心;**次做思想馆的感受,跟以往做陶瓷销售有什么不同?
潘总:激情,真的是激情,做了20多年的陶瓷买卖,创业的感觉好像又回来了,那不是单纯赚到钱的兴奋感可以概括的。思想馆跟以往的买卖有什么不同?打个比方,以前卖瓷砖,我们是用仰视的姿态面对消费者的,好像是乞求人家掏钱购买;思想馆不一样,我们的展示不是单纯为卖砖,我们营造一种家居氛围,我们倡导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提供瓷砖空间整体解决方案,也就是说,我们是为消费者解决问题的,不再是乞求消费。这种感觉很好!
笔者:潘总您这是站在终端流通的角度,对思想馆中所谓的思想作出解读。那您认为,思想馆的这个特点会带来终端哪些变化?
潘总:思想馆**是经营思维革新的产物,新思维带来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你,我们从9月8日试业以来接待了大量访客,有成交的当然也有没成交的,但没有一个客人跟我们讨价还价,说明市场对思想馆的认同,价钱不需要讨论了。其次从经销商的角度看,这样稳定而新颖的陶瓷销售方式,作为作为终身事业来做,它是一个品牌。
选切入点
思想馆作突破口推动经营变革
笔者:思想馆可以作为终身事业来做,反过来是不是说以往的经营方式就不能作为终身事业了呢?
潘总:这种说法不太准确。这么说,我做陶瓷销售20多年了,如果按照事业单位的工作,20多年,差不多也就等退休了――我做陶瓷也一样,一辈子也就这样卖陶瓷,没什么新意了。但思想馆为陶瓷终端注入新的东西,可以激发经销商的创业激情,实现“二次创业”。
笔者:那您认为陶瓷经销商的二次创业,包括哪些东西呢?
潘总:“二次创业”必须是整体经营的整体跃升,包括盈利、品牌、人事、可持续发展等等。早些年的陶瓷经销商都赚到钱了,但是以后呢?还能赚钱吗,该怎么赚钱,除了赚钱还要做什么?思考这些问题,再去重新做,就是“二次创业”。思想馆既是厂家的品牌,也是经销商的品牌,对经销商而言,这是非常好的突破口。
笔者:您很强调“创业激情”,单凭激情就能上马思想馆吗?
潘总:创业需要激情。但企业家的决策当然不能单靠激情。思想馆**是很有盈利点的,所以我们毫不犹豫地上马思想馆,决策时间不超过一个星期,建设时间不超过三个月,我们看准了就上,不允许错失良好的市场机遇。
借力之道
留品牌砍杂牌厂商一体共进退
笔者:我能明显感觉到潘总对于思想馆的坚定信念,但是我还是很感星期,您的信心用什么力量来支撑,也就是说,你为什么敢于迅速地上马思想馆?
潘总:我们的确对思想馆充满信心!为什么这样说?新风建材市场是没有了空地的,我们柳州思想馆是收购了11间小店铺,推倒重建成思想馆的,但是转让费就近200万元,加上思想馆建设费用、前期宣传费用等等,预计投入450万元。这就是我们的信心。那么信心从哪里来?刚才说了一点,是要借思想馆推动我们经营模式的创新,有这个激情,其实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对金意陶品牌,对何乾先生充满信心!他是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陶瓷品牌很多,但选准合作伙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我相信未来的市场对这点要求更高。
笔者:我知道你以前代理很多品牌,现在砍掉了很多,也是基于这种考虑吗?
潘总:没错。4-5年前,我们代理销售的品牌大概有20多个,现在只有5个,金意陶是我们重点经营的一个牌子。
笔者:砍掉的那些都是些什么品牌,业绩做得不好吗?
潘总:我们没有单纯以销售业绩衡量一个品牌,其实如果单说赚钱,我们还应该多代理抛光砖,但是仿古砖,尤其是金意陶,市场前景不可限量,所以我们宁可少做短期,多做长期。
笔者:我知道你之前做佛山的一个陶瓷品牌,业绩不错,但是现在没做了。为什么?
潘总:业绩是不错,一年向厂家提货700多万元。但是我们慎重考虑过后决定砍掉不做了。有一个小故事,有一年我去参加他们的经销商年会,他们老板说,只要市场上有的产品,他们都能马上仿制出来。这话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失去了信心。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己定位,只知道跟风模仿的企业会带领他们的全国经销商走向何方。
笔者:金意陶在产品的研发与保护上,能让您满意吗?
潘总:金意陶在产品的研发创新上是走在市场前列的,现在的陶瓷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金意陶基本上成了别人跟风的对象,但是它跑得很快,对手的模仿速度一时跟不上,而且它具备了许多对手难以克隆的东西。例如建设思想馆,设计人员的跟进、业务人员的跟进都是非常及时而到位的,你看到的许多样板间的产品,因为厂家临时缺货,是从其他销售区域调过来的,很及时。
终端管理
大刀阔斧弃旧加雷厉风行创新
笔者:您有意识地推动陶瓷终端经营模式的一些变革,思想馆是您的切入口。现在思想馆建成开业了,您觉得要怎样做呢?
潘总:我们已经在做了,而且步伐比较大。思想馆的模式,在我们泰日建陶里是全新的,它树立了一个榜样。思想馆里有11名导购人员,3名售后服务人员,3名室内设计师,4名家装渠道人员,我们的售后服务部还要扩大。你现在走进思想馆,能感受到“酒店式管理”的味道,其实都是我们精心栽培的,我们投入在每个员工身上的培训费用接近10000元,**请来柳州**好的酒店来作培训,还到其他地方参观学习。而这11名导购人员也是百里挑一的,**先有近100名人员来面试,我们挑选出30多名,再经筛选成11名,这个团队是过硬的。
笔者:人事改革带来的是整体经营水平的提高,毕竟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怎样的人会做出怎样的事情来。很显然潘总已经意识到并做强这一点。您认为在终端管理上,要从哪几方面突破?
潘总:传统的建材流通很多是由夫妻店的形式去做的。因此变革建材流通,**是在人员上突破,搭建起核心的领导班子,实现公司化运作,完善部门架构。有了人,才能去做其他事情。例如品牌运作,我们这次就体验到了它的效用;柳州是个二线城市,市场容量不如一线城市大,但这次思想馆的开业前后,我们很好地调动了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资源,品牌传播的力量得到加强,结果声势非常强大。这是夫妻店很难操作的。
发展规划
深耕细作三步走领跑建材流通
笔者:建材流通业在变化发展,您经常提及8月31日马瑞光老师在KMBA班上的讲课,您一定对行业走势及个人事业有一番思考与规划,可以详细谈谈这个问题吗?
潘总:我对这些问题确实想得比较多,也有自己的方向,总体来说,就是迎合行业的发展大势。我不想谈太多。
笔者:为什么不能详细谈谈呢?
潘总:这涉及一些商业机密(微笑)。比如说,我说出来,你写出来,竞争对手看到了,不是等于我免费教会他们了吗,也许人家就会先于我做起来了。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笔者:您就谈谈方向性的东西,对于细节,不用说太多的。
潘总:方向性的东西大家都知道了。我们计划分三步走,**步就是做强展示,例如我们现在做思想馆,它的展示风格是行业**的。第二步我们会去做服务。现在很多人都说做强服务,但是很多都是口号,没有行动的。服务包括售前、售中、售后,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做出新的有吸引力的东西,但是现在还没有人去做。第三步是做客户……这个我不想深入去说了,请给我保留一个底线。
笔者:我非常理解您。这一点您可以保留,而且您刚才提及的细节的东西,我在文字上也会注意修饰,尊重您的意愿。
潘总:谢谢,谢谢。方向性的东西我们可以多谈,但是我这个三步走,很多是在实操层面,在细节上如何执行、如何创新的问题,我不能先把它说透了,我们想慢慢把它做出来,用事实说话。我们在大方向上是,选准了可以长久合作的品牌厂家,再慢慢革新、组建我们的经营团队,这样我们有信心顺应行业的发展趋势,联合优秀的陶瓷厂家,做强销售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