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陶瓷员工讨薪不再成为年关之痛
陶城网-陶城报 15-01-23 阅读数:
每逢岁末年关,总会接连上演民工讨薪难的悲剧。虽然政府部门三令五申,甚至将恶意欠薪列入刑法处罚,但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是传来让人不悦的消息。这些都折射出农民工心中的无奈,也透露着维权之路的艰辛。
老张说,企业拖欠工资他们就会找政府,但当他们找到政府时,又遭遇了“踢皮球”,这让民工心里凉了大半截。“感觉我们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不知到底该找哪个部门伸冤。”这是老张说起讨薪过程中的**大痛苦。由于农民工文化素质不高,加上信息不对称,在当初入厂时不可能全面了解工厂情况,甚至不敢提出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在拖欠与反拖欠、侵权与维权的较量与博弈中,农民工往往处于极端弱势地位。
付出劳动就应该获得报酬,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可是,每逢年底,依然有不少农民工在为讨要一年的工资犯愁。每年我们都会看到,为了严厉打击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行为,相关部门不遗余力,“多部门联合治理”、“严惩欠薪行为”、设立“讨薪”举报电话,甚至将拒不支付劳动者罪也列入《刑法修正案》法条。但遗憾的是,农民工讨薪难的现实,仍然成为岁末年初关注的焦点。
要治理“欠薪”难题,**当从法律层面上抓起。相关部门要依照法律规定,各负其责,劳动监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严格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欠薪企业不敢任意妄为,不敢肆意拖欠工资,从法律上保障农民工劳有所得。正如何晓波所言,让监管成为一种常态,这样用人企业才不敢心存侥幸。
其次,农民工兄弟要多长“维权本领”。在社会各界都为其呐喊助威中,农民工也要掌握维权手段。虽然现实生活中,劳动者常常处于弱势地位,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时注意保留相应的证据就显得格外重要,比如:工作证、饭卡、进厂证、考勤记录、工资单等,说不定这些就在日后法院审理中派上用场。【关注微信公众号“九正陶瓷网”;关注有**,扫码阅读《你向我借十块钱,说明天还我》的精彩内容!九正陶瓷网交流群:8012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