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仕称骗补属渠道行为被指推卸责任

北京商报 13-06-24  阅读数:

针对审计署近日公布的节能补贴骗补行为,格兰仕昨日回应称主要是渠道责任,并非企业子公司,这样的回应被认为有推卸责任之嫌。

日前,审计署在对节能补贴资金使用情况审计时发现,包括格力、格兰仕、长虹等多个家电行业**在内的384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虚报冒领“三款科目”资金16.17亿元。家电企业在节能惠民政策实施中骗补的主要手段均为虚报高效节能空调销售或安装数量。

对此,格兰仕集团新闻发言人陆骥烈回应称,审计署公布的多家家电企业存节能骗补的审计结果,客观上反映了相关企业在管理和监督上的问题。“格兰仕自身的销售环节在同一级代理商交易后,就已经结束。”企业一般根据各地经销商上报的节能产品销售数量来统计总体销售数量,各地经销商并非企业的子公司,因此统计数据可能存在不准确的情况。审计结果给企业“提了个醒”,企业会加强对渠道的管理。

不过业内人士对此说法并不认同,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指出,惠民政策领取额度必须参照渠道销售量不假,但篡改销售量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企业直接虚报高能效产品数量;另一种是节能产品销售在经销商处已经被标高,再由生产企业直接上报给国家。但不管经销商是否是企业的子公司,较大数量地篡改销售数量,生产企业不可能不知晓。所以格兰仕的说法并不成立。

近年来,包括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产业扶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频频出现骗补企业。家电分析师梁振鹏认为,违法成本很小是根本原因,企业骗补后基本上没有太严厉的惩罚措施,若是把罚款金额定为企业骗补金额的10倍甚至20倍,企业就不会轻易触犯红线了。(记者 孙聪颖)

打造有用、有趣、有深度的建材行业微信大号!精选影响您财富的重磅资讯、源源不断提供新鲜的经营观点与商业智慧! 九正建材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wwjc001cn) 已然成为几十万建材BOSS的选择,您选择对了吗?(悄悄告诉你,回复“手机”,来就告诉你一个高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