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老板田文锋的财路困惑
中国广播网 12-10-31 阅读数:
山东有一个五莲县,五莲县有一个街头镇,盛产石材,人称“江北石材**镇”,这里各种石材成品半成品销往世界各地。
五莲石材品种多样:有五莲红、五莲花、五莲灰、五莲青,还有麦饭石、石岛红、锈石、红花锤、七彩石、将军红等等,共有石材厂600多家。
先进的多片体大锯、电脑红外线切割机、自动磨机、磨边机、电脑仿形机,圆柱圆球机和石线机等全套石材加工设备,使五莲石材获得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集矿山开采,石材设计,生产加工,安装施工技术咨询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产经销一体化,承接加工国内外客商所需要的各种大板、墓碑石、路边石、台阶石、蘑菇石、花岗岩门牌石等等等等。年产花岗岩板材6000万平方米。
在街头镇,每天,一方又一方的石头被装上车,运送至各个石材厂,在那里它们被切割,打磨,装车,然后运送至全国各地的建材市场。这里总是充满着忙碌与喧嚣,轰隆作响的卡车声与时刻飞扬着的粉尘屑交汇在空中。
在这喧嚣、忙碌的矿山里,静静地站着一个人,望着眼前的一切,他陷入沉思:石头没有了怎么办?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田文峰,一位靠石头发家致富,又因石材过度开发充满困惑的创业人。做石材已经10年的田文峰早已成为当地石材业的代表人物,然而。就在10年前,他竟然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啃老族。
田文锋高中毕业后,在镇里的供销社找了一份工作,并在这里认识了自己的妻子。田文锋说,他当时很希望这样的日子能持续一辈子。然而太平日子只维持了几年,田文锋所在的供销社因经营困难,连工资都不能按月发放。拿不到工资的田文锋一气之下辞了工作,可是接下来如何生活呢?在经历一段无奈苦闷之后,田文锋有些玩世不恭,抽烟、喝酒、打牌、无所事事,一待就是两年。
闲散时光迅速地度过,妻子一直没有工资,他们二人之前积攒的那点钱慢慢地花光了,没钱的日子很难过。由于夫妻二人生活拮据。无奈之下,田文锋和母亲住在一起,干脆当起了“啃老族”。
一切改变源自于女儿的降生,面对嗷嗷待哺婴儿,闲了2年的田文锋怎么也坐不住了,他想活出个道道来。一个人改变总是有一些偶然的因素,当然**关键的还是内在有向上的追求,到底怎么活出个样来呢,田文锋把目光投向了街头镇山上的石头。
田文峰想五莲有这么多的石头资源,建材业又是刚性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而且他认识的人中,做石材的都做的很好,石材开发确确实实富了一批人。经过一番认真考察,田文锋跃跃欲试,他认为自己不仅可以做石材生意,而且适合做。他摩拳擦掌,准备一试身手,可是摆在他面前的**道难题出现了:钱从哪儿来。
从来没求过人的田文锋为了办石材厂,开始低头求人借钱,困难总是有的,关键是如何面对,“一定要坚持下来”,田文锋不停地这样暗示自己。跟朋友借、亲人借、认识的人借、陌生人借,田文锋一次又一次地介绍自己的设想和规划。精诚所至,半个月后,田文锋凑齐了购设备的钱,于是石材厂开工了。
田文锋精心呵护着他的石材厂,从石料运输,产品加工、销路寻找,到员工生活,无微不至。他想通过自己努力,将石材厂做大做强。但他辛辛苦苦开起来的石材厂,没过多久就遇到了**大的难题:产品没有销路,更让他头疼的是,伴随销路问题而来的是资金链运转难以为继。
田文锋说他体会过干活领不到工资的心情,是这种心情让他曾经选择了离开,而现在他没钱给他的工人们发工资了,他很害怕工人们领不到工资会离他而去,那将是对他的致命打击。为了稳定工人们的情绪,田文锋经常在厂子里给大伙做饭,然后利用和大伙一起吃饭的时间沟通交流感情。努力换来了回报,工人们不但没有走,反而做的更有劲了,这给当时处于困境中的田文锋很大的鼓舞,他相信这个冬天会很快过去的。
危难时刻,厂里的工人没走,这给田文锋很大的信心,他相信,冬天很快就会过去。但是,干劲和信心并没有立刻换来成功,市场的低迷程度与时间超过他的预期,产品销路在何方,更让焦急的是企业的债务在增加,这个冬天,似乎更冷了。本来没想到销路老是打不开,已经背负了一些债务,现在是越背越多。
连续的几年,田文锋一直在负债经营,终于,家人开始集体反对了,先是妻子朋友,接下来是年迈的母亲,而母亲的反对让他很难选择。一边是家人的反对和投资前景不明,一边是曾经的梦想和现在的坚守,应该怎样选择,应该怎样取舍?在那段苦闷的日子里,每天晚上田文锋独自坐在厂子旁边的杨树底下,望着公路上往来的车辆,默默地发呆。阵阵寒风吹来,杨树枝发出的响声,就像他那时特别烦躁的心绪。
感觉自己撑不住的田文锋**终还是撑了下来。进入2006年,房地产市场、建材市场都红火了起来,石材好卖了,他石材厂的名声也渐渐的传播开来,田文锋的日子好过了,不但市场销路打开了,而且之前欠工人们的工资全还清了,债务越来越少,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了。
经历了风风雨雨,所有的一切都进入了正轨,厂子里每天都有石材订单,田文锋忐忑的心渐渐的平静了下来。然而一次国外旅游,田文锋已经平静的心被彻底地搅乱了。
田文锋带着老婆孩子去意大利旅游,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个在意大利搞石材的,他了解到意大利那边加工后可以卖到1000块钱,田文锋被国外同行的石头效益给震蒙了,一方石头原来可以赚这么多,自己的产品,不是相当于白扔了么。经过分析,田文锋道出了目前石材厂存在的关键问题,那就是产品质量老是上不去,一直处于原始加工的状态。实际上这种状态不仅仅存在于田文锋一家企业,整个街头镇的石材业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街头镇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境内,盛产花岗岩,一批人借助石材业开发发家致富,同时建材业的发展带动了市场,石材产量供不应求,对于很多借助石材发家致富的人来说,他们追求的是产量,而不是质量。田文锋开始琢磨如何提升产品质量?他觉得虽然自己的企业在当地已经很**了,但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做别人还没有做的事情,就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效益,他心动了。
要是能有一台设备,精确到毫米以下,就会赚大钱。田文锋已经准备从国外买台红外线切割设备。田文锋说,设备虽然贵,但必须要买。他不由得想起当初开石材厂的困境。没有钱便不能买设备,不买设备就没办法提高产品质量,做特别石材的想法也就不能实现。如何赚取更多的利润?田文锋花了不少心思。他说,要是能够形成一个集中的产业集群,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提高石材的利用率与产品质量,可以很好的提升经济效益。但是他明白,有些事情单靠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
那是一个很燥热的下午,田文锋正在核对上一个月的收入,砰砰砰,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路。坏了,出事了。一个员工跑来说,一个工人搬石头的时候砸到脚了,当时田文锋的脑袋嗡的一下。石头是很沉的,砸到脚上是什么后果,田文锋不敢去想,他当时**的想法就是抓紧时间救人。而石头为什么会砸到工人的脚呢,是因为纯粹的不小心么?
工人们不是**天在厂子里干活了,小心一点是他们不断给自己的暗示,田文锋也采取了不少保护工人人身安全的措施,可是事故还是发生了,他把可能引起这起事故的原因挨个的排除,**终得出了他自己不愿意承认的结论。是工作环境的原因,工作环境的单一、天气的燥热导致了他心神的不能集中。
和其他石材老板的工厂一样,田文锋的石材厂基本也是露天的,地面上摆满了各种已经切割好的白色石头。由于没有遮挡,工人们工作的时候基本上暴露在日头底下,天的燥热、白色石头反射的强光,以及那单一的磨石头的声音,很容易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疲惫。虽然田文锋尽量的采取倒班的方式,减少工人的工作时间,但是事故的发生让他明白,工人们还是很累的。
田文锋想尽量的改善环境,但是投入太大了。田文锋明白石材业的发展消耗了资源,破坏了环境,带来了污染,困惑他的是,只凭自己的力量,这事情没办法解决。而这时,又传来了好消息,为了保护环境,改变全县石材粗放加工的现状,县委决定对石材业的自发性发展进行整治,将他们统一搬到工业园区。五莲县县委常委费守平说:“长期以来五莲县石材业的发展自发性比较强,基本都是粗加工,环境污染也比较厉害,将这些石材企业搬到工业园区,配套环境保护措施,同时这样容易形成产业集群,从根本上保护石材业的发展。”搬进工业园区,田文锋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
手捧“聚宝盆”,决不能做“败家人”。田文锋在富裕了之后,开始琢磨持续致富的道路。还有很多石材开发延伸的产业,田文锋正在认真的思考,这批因为石头资源致富的人们,正在寻找一条持续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