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推铁矿石价格指数 国际垄断格局有望打破
中国建设报 11-09-28 阅读数:
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联合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和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正式推出“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发布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意在影响国际铁矿石预期价格的形成,打破国际巨头垄断市场的格局。
根据公布的初拟编制方案,“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由“国产矿指数”和“进口矿指数”两个分项组成。前者以14个省区市、32个矿山区域的干基铁精矿价格作为计算基础;后者以钢协和五矿商会会员企业有关数据为依据,并参考8个国内港口进口铁矿石市场成交价格作为基本数据。**后加权计算“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该价格指数将于10月份起按周公布。
铁矿石价格攀升 前8月钢企多花1300亿元
中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多的国家。自1996年粗钢产量突破1亿吨后,至2010年已连续十多年居世界**位,占全球钢产量的比重也由1996年的13.5%上升到2010年的44.3%。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料,随着中国钢铁产量快速增长,铁矿石需求也迅速增加,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不断上升,2010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消费量占国内消费量的63%左右。“近年来,铁矿石价格持续大幅攀升,已成为挤压钢铁行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朱继民说。
今年前8个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4.48亿吨,同比增加4271万吨,增长10.6%;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164.36美元/吨,同比上升44.8美元 /吨,升幅达37.5%。因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多支出外汇200.5亿美元,约增加钢铁行业成本近1300亿元人民币。
据钢铁协会统计,1-7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只有3.08%,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1%的水平,钢铁企业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朱继民表示,为了能更科学、更合理、更真实地反映铁矿石价格变化情况,更好地为钢铁企业、矿山企业和贸易企业提供信息服务,通过8月份以来行业内部试运行,10月份开始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
热钱急切涌入大宗商品 钢企称还要继续考察
“投资者还是希望有一个成熟的价格指数,因为这样会让市场更稳定,从而收益更可预期。现在,做铁矿石贸易的已经不仅仅是钢厂和贸易商,很多热钱正在涌向大宗商品领域。”一位从事铁矿石贸易行业近十年的贸易商透露。
“现在,热钱直接参与到生产经营的大宗商品除了铁矿石和石油产品外,还有煤炭。”上述人士表示。有消息称,江浙地区有些投资者大量囤积铜、原油、钢材等商品等待价格上涨。
“这些热钱很多都是从房地产领域涌出的,他们不懂交易规则,只谈投资回报,现在多了一个钢协的价格指数,对他们来讲,是规则更明确了。”上述资深贸易商表示。热钱的大量涌入将进一步推高铁矿石的价格。
对于国内钢铁企业来讲,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使得他们的利润急剧下降。部分企业称,他们目前也在试图多了解些铁矿石价格指数的含义,虽然对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抱有很大的希望,但他们对这一官方指数的效果仍以保留意见居多。
沙钢集团副董事长贾祥瑢表示,进口矿是我们国家拖得比较长的一个问题,中国应该有自己的铁矿石价格指数,但目前对“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的运行了解有限,仍需要进一步的考察。目前只进口铁矿石这一项就已经占到总成本的40%左右了,而生产一吨钢材需要1.5吨的铁矿石。对于实力较小的钢铁企业来说,铁矿石成本的上涨,对他们的压力更大。
河南龙成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白金力称,08年之前公司一年的纯利润在十个多亿,现在基本在一点多个亿。铁矿石的涨价是企业每年纯利润降低20%左右。
对于目前的中国钢铁企业来说,饱受铁矿石价格疯涨带来的痛苦,但又无计可施,对“官方铁矿石价格指数”充满希望。但是,目前中国官方指数并未得到国外贸易商的肯定,所以他们现在仍然得参照普氏指数。
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有望2014年前后发挥作用
在以普氏为代表的国外指数已经相当成熟的情况下,中钢协新推出的“中国指数”是否有必要编制,在中钢协内部亦曾经历很激烈的争论。
对于这个新生的指数,编制小组中的一位专家坦言,“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要真正发挥作用,恐怕要等到全球铁矿石供需结构逆转之时。而目前业内对这一时点的预期是2014年以后。
“我国是全球**大的铁矿石需求国,必须有我们自己的声音。即使目前影响十分有限,但可以先通过向各大钢厂推广,累积市场影响力,再逐步向矿山推介。若工作得以坚持,待全球铁矿石供需结构逆转时,‘中国指数’或许就可以真正发挥作用。”有关专家指出。
新指数的发布面临多方挑战。目前,全球铁矿石市场基本被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三大**垄断。铁矿石定价公式一般采用的主要指数普氏指数及其他市场上通行的指数,皆为按日发布,实时反映每日成交情况。这也是大矿山朝全现货交易发展的数据依据。而中钢协领衔的中国指数每周才发布一次,在时效性上相比较为落后。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铁矿石指数”并非目前高矿价的关键因素,根本的症结在于目前的矿石供需环境造成矿山能够以垄断姿态影响定价。中方要想扭转劣势,必须等待供需格局逆转才能达到目的。
业内根据未来几年铁矿石的需求量,预测出2014年前后,矿石供需结构将有可能逆转,由目前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部分钢协人士的表示,在中国作为需求方,能够逐渐占据主动时,已经运作数年、逐步成熟的“中国指数”就将有用武之地。